今年是跑馬地馬場大火百周年紀念。早幾天的2月26日,是100年前釀成670人死亡慘劇的「正日」。香港歷史學家和掌故專家丁新豹、劉智鵬、高添強、鄭寶鴻、陳天權等,都在不同場合回顧了這場香港有史以來死人最多的火災災難,今天我也根據前人資料,在這裡畧述馬場大火經過和善後措施。
1918年2月26日,馬會舉辦一年一度周年大賽的第二天,是打吡大賽日。觀賽的馬棚主要由竹枝和木條搭建,頂部覆蓋草蓆,19個馬棚排成一列,每個馬棚二至三層,每個可容納300人。
670人罹難
當日下午接近3時,第五場賽事開跑前的鐘聲響過不久,馬迷爭相湧往上層的看台,看台搖搖欲墜,第八號至第十五號馬棚忽然隆然巨響,一座座馬棚相繼塌下,多人被困。馬棚下層多為熟食檔,爐火把塌下的馬棚燒著,大火隨即向四周蔓延,困在馬棚內的人群互相踐踏,大火加上人踩人,死亡人數最後證實多達670人。死者以華人佔絕大多數,葡人17人、日本人22人、印度人8名和1名歐亞混血兒,沒有歐洲人罹難。
《華字日報》翌日應政府要求刊登緊急通告,呼籲民眾到馬場認屍。該報除詳細報道災情外,還發表時評形容是浩劫,但亦認為馬迷太冒險:「邇日天氣亢旱,火警頻聞,篷廠為惹火之物,乃如劉備連營,互相連屬,而人竟趨之若鶩,絕不知天壤間有危險之事者……」《華字日報》估計當日約有5,000人入場,華人佔九成,華人之中又以婦孺為最多。
紀念碑成法定古蹟
節錄該報其中一段災情報道:「第八號第九號兩馬棚忽然倒卸,隆然一聲,所有馬棚皆隨之而倒,除其中另有婦人棚(此中不准男界廁身於內者,惟其他各棚則亦有婦人甚多)、葡人棚(此棚以葡人為最多)不倒,所以兩棚之人均走一空,其餘均不能免。一時互相踐踏者不計其數,呼救之聲震天動地。未幾,火又由馬玉山與域多利兩西菜館之棚而起,蓋棚倒之後爐灶之火燃著,葵篷皆是引火之物也。當火起之時,哭聲更形悲慘,而將及千數之人命,遂盡罹斯浩劫矣。」
大部分屍體被燒至面目全非,親友只能憑遺物確認身份。東華三院提供400具棺木,並協助把遺體運往加路連山咖啡園墳場下葬。1922年10月,東華為馬棚大火死難者建成「戊午馬棚遇難中西士女公墓」,墓園山邊豎立「馬場先難友紀念碑」,每年清明,東華均派員前往掃墓。2015年10月,香港政府將紀念碑列為法定古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