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9-01-25 06:00:00

魚會溺水嗎?

分享:

人會溺水,因為缺氧,故魚也會溺水。最近澳洲新南威爾斯州的達令河(Darling River)有數以百萬計的魚死去(圖、互聯網),令人嘖嘖稱奇,大多認為是因為河裡的氧氣不夠讓魚兒維持生命。這個理由當然無容置疑,但背後原因則極之複雜。
 

澳洲多個省份錄得破紀錄的熱浪,最近發生的乾旱更如百上加斤,新南威爾斯州部分地區的氣溫介乎攝氏39.5度至47度。事實上,魚兒可以在河流生存有賴多方平衡,雖然大自然常有辦法自我調節,減低人類帶來的影響,但要是這些影響同一時間發生,大自然也只能愛莫能助。

這些地區的水位極低,天氣固然是其中一個原因,但更重要的理由是如農業等不同行業抽走河水,多得令河裡的魚兒無法維生。當水位下降,河水的溫度升得更快,氧氣分量也顯著減少,魚兒要浮到水面呼吸時便是一個警號。河裡的生物不單會奪走部分氧氣,也令水流愈來愈慢,工業抽水的問題極之嚴重。

我記得80年代銀禧體育中心(今香港體育學院)成立時,入口兩個淺淺的瓷磚池塘養了幾百條昂貴錦鯉。當年我只有10歲,也曉得池水每逢夏天變得很熱,這些錦鯉也最終一一消失,奈何很多人仍然覺得時尚比功能重要。

新南威爾斯州政府如今建議在河道某些地方設置增氧機,為魚兒帶來更多氧氣。你可能也曾在新界的魚塘看見類似的水漿,每逢炎夏,這些魚塘便如一潭死水的擠迫浴缸,必須有大量潑水動作讓魚兒生存下去,否則牠們都會溺水斃命。當我們要管理天然資源時,必須了解魚兒生理學,知道牠們的生存需要,只盼澳洲其他河流數以百萬計的魚都能捱過這個嚴峻旱季。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