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利奧文與導演Joe Wright。
面對納粹德國,邱吉爾主戰,張伯倫主和,英國人厭棄提倡綏靖政策的張伯倫,邱吉爾取而代之,成為首相,帶領英國與納粹德國作戰到底。沒有讀過歷史的人,對這段故事都略知一二。畢竟,我們香港人曾經生活在這個由邱吉爾建立的秩序中。
成長在戰後的秩序,我們或許從來沒有想像過納粹德國會戰勝。但原來英國參戰並非必然,假如邱吉爾議和,大概當年鄧寇克大撤退亦並非必然。
周末看了由老戲骨加利奧文(Gary Oldman)主演的《黑暗對峙》(The Darkest Hours)。原來邱吉爾即使當上首相,但面對主張與希特拉議和的內閣,英國被困法國,主戰的邱吉爾亦有軟弱,想放棄的時刻。
導演Joe Wright表示拍攝《黑暗對峙》是將邱吉爾這個劃時代的政治領袖完整地呈現;他對公眾展現的決斷與他私底下孤立無援時的痛苦與軟弱呈現。
《黑暗對峙》讓觀眾知道原來邱吉爾在同僚的壓力下,心軟過,有考慮過與希特拉議和。
看完電影,除了再次讚嘆Gary Oldman神級演技,最大得著是從邱吉爾身上學懂了面對巨大壓力應怎樣應對。
擇善固執─對自己相信對的事,要固執下去。
向沒有既得利益的人請教─在困惑的時候,向沒有利益關係的人求教,才可得到真實的意見答案;邱吉爾便走到地下鐵,問乘客主和及主戰的意見
拖延時間─在重要時刻,可稍為拖延,事情或有轉機;邱吉爾突然在議會消失,在撤退成功後才向國會講話
邱吉爾便是用了這三招,令主張議和的內閣支持他,對德作戰,個人事業逆轉勝,英國與盟軍亦逆轉勝。面對反對他的人,他可以笑到最後。

氣質大美人姬絲汀史葛湯瑪士(Kristin Scott Thomas)飾演丘吉爾太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