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貼潮流,追看時裝資訊,不時留意品牌和設計師的動態,品評名人打扮,參考別國的街頭服裝穿搭等等,相信很多人都經歷過這樣的階段,甚至乎仍舊視為生活的一部分,像一種使命,不能讓自己有脫離軌道的一刻。 撰文:黃蓮
青少年時期的我,也跟很多年輕人一樣,對自我形象的意識有點過剩,無時無刻都很在意自己的打扮,但礙於過度嚴謹的校規,不論髮型、髮飾、內衣款式和顏色,還有手錶、指甲、襪子與皮鞋,每天都被嚴密監控,熱愛打扮的潛能被壓抑,不免在校內的自我價值也因此被封印,只能從書包上釋放對潮流的愛戴,而何謂潮流,對那個年歲的我來說,便是追捧當時眼中的學生名牌囉。
對獨一無二的執著
年紀再大一點,眼見每個學生都是這樣,便開始質疑所謂時尚的吸引力,因為當每個學生都用一樣的包包,還帶著近乎崇拜牌子的意識形態,我便轉移到尋找和別人不一樣的獨特性,經常都要思考如何可以與別不同,還發展到近乎偏執的境界,自己做筆袋、斜背包,到超出自己工藝能力,便自己畫圖,到處找人訂製皮背包,用甚麼線、甚麼釦子,都要自己作主,那便是中學時期的我。
脫離校園後,雖然不懂做衣服,也會把自己的大部分的衣服改來改去,長袖改無袖、窄褲變喇叭褲、髖肩外套改到超貼身、紮染、漂色、畫圖案、釘珠珠等等……其實極費心神,就是為了要與眾不同,有時一件衣服弄一整天,聽起來有點可怕,但當時樂在其中。雖然從無意投身時裝界或成衣業,但對semi-D.I.Y.服飾的沉迷,卻未有減退。
濃烈的虛無感
後來,到了外地做時裝品牌的繪圖員,繼而負責布料設計,才開始意識到,所謂的潮流和快時尚,不過是不停地追逐潮流、留意名人,不斷翻閱時裝雜誌,把別人的設計修改,然後盡快生產,不停地趕製下季的衣服,然後又輪到客人的瘋搶,剩下的很快就淪為outlet貨品,消費者看到的,不過是過了膠的表象,紙醉金迷,膠的背後,不過是沒有美學,也無明確意義地追追趕趕,如果得知每件衣服的成本,再看看它們的炭足跡,虛無的感覺簡直濃到化不開。
快時尚
有說成衣業是全球第二大的污染產業,也有人說是第五,怎樣運算出來也好,也不是值得慶賀的事,污染的足跡,可以由種植棉花開始、農務、運輸、聚酯纖維與石油的聯繫、皮革與牲畜的養殖、金屬與礦物的開採、印染與製衣過程的能源損耗、空氣和水源污染;然後包裝、運輸、廣告、到零售,你可以想像到,它的炭足跡一點都不會弱,辛苦製成的原來只是生命短暫,兼價格不合理的快時尚,是何等的浪費。
看到這些,對著潮流的追逐,就像看大台的電視劇一樣,不跟不看,也沒收失落的感覺了。反而,一些二手衣物,或者款式簡單耐看,布料優質、天然有機、人道,或以再生的物料製成的慢速時尚,卻令人有自在的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