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照片由作者提供)
在世界各地,特別是較早開始發展智慧城市的地方,普遍當地政府都有要求或建議對建築工程進行更環保的設計建築方法,例如應用建築資訊模擬技術(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簡稱BIM),應用電腦程式構建三維數碼建築物,展示整個建築環境的生命週期內各項數據。有關數據很重要,是整個建築設計、建造、以及往後連串工作的依據,該項技術並能客觀地呈現建築物本身和周圍的環境,優化決策及其他有關的分析。
這幾年,在世界各地的政府單位,例如英國、美國、法國、歐洲、星加坡、中國大陸及香港等地,也有不同BIM的應用。筆者最近往台灣考察,原來是台北、新北、台中、桃園市政府及各民間單位,也陸續將 BIM 列入建築與土木項目規劃、設計、施工,和是營運維護項目中,帶來台灣前所未有的 BIM 熱潮。
聽到不少業界人士反饋,如何在本地化做得好是非常重要,因爲每個地方有其建築法規,真正能夠幫助業界提高生產力、建築項目做出更優質更環保的建築工程,才能讓行業更進一步成功應用BIM。任何對BIM有興趣認識的在職人士和學生,可以留意香港建造業議會的網站,未來會有更多推動業界對 BIM 的全面認識,一起持續進修提升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