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amara Obukhova作品。

她的茶壺系列有好多衍生版本。

指甲生髮系列,還幫它們紥辮。
我又在IG找到eye candy寶物,不是甚麼時尚單品,而是這位捷克少女Tamara Obukhova。
來自哈薩克(Kazakhstan)的少女作品非常暗黑童話,發揮的素材都是我們日常可見、常用的物件、工具,但在她的巧思下都變得奇異妙趣,像她常用的茶壺及蠟燭素材,就不時反覆出現,她的IG帳號@toucheconomy就像《愛麗斯夢遊仙境》,裡面都是她充滿幽默感的想像及創作。
今年才20歲的少女藝術家,她的每件作品都充滿著多種含義,一件作品永遠不會只具有一個目的,相反,它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進化。以她的刺眼系列為例:首先只是一朵玫瑰上的裝飾,第二天就變成了辮狀刺眼的頭髮外觀。在Tamara眼中,事物都是不斷進化中。
最經典的白瓷茶壺系列,她真的非常熱愛這項素材,用途廣泛到不得了,可以通過袖子,鼻子喝茶,也可以使用特別訂製印上自己樣子的個性化茶包。小妮子原來真是Lewis Carroll《愛麗絲夢遊仙境》的粉絲,尤其是三月野兔和瘋帽匠的故事情節。對她來說,靈感隨時隨地都可以找到,有時是第一個嘗試的想法,有時,它在實現過程中重生為其他事物,其中一個大原則,就是重複使用相同的事物或材料,但盡可能創造出更多及不同的演繹方式。
看Tamara的作品,很快會發現她也很大程度上從網友評價中得到啟發,但她不覺得互聯網或社交平台對她的創造力有很大影響。她在一篇《i-D》訪問中說過,對於她來說,作品顯現的,就是她日常生活附近的一切:「我試圖用自己家裡已有的材料創造出一些東西,甚至最慣常的事物也會令人鼓舞。你可以找出日常生活中兩項就近的物件,將它們組合在一起,然後就創建出新的東西。」

白襪散紙包系列,硬幣變成指甲油。

玫瑰有刺系列,第二天啲刺就由手指生到腋下去,creepy得來又幾靚。

這張是她IG profile pic,貓腳枕好軟熟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