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依賴、自我修復」
上兩期說了何謂「生物多樣性」及為甚麼那麼重要。今次我們來交流一下How - 怎樣做?
我覺得有一個詞語是關鍵:就是「自我修復能力」。
大家有沒有覺得奇怪,生物就算碰到同一個困難和挑戰的時候,他們都會有不同的應對方法。以居住在北極的動物為例子,北極的冬天極低溫,天寒地凍,生命極難以維持。我們看到北極熊的應對方法,就是長出厚厚的皮毛,將外面的嚴寒天氣隔絕。除了這種穿着「厚衣服」的方法,有些體型比較細小的動物,會選擇冬眠。既然外邊天氣太冷,又沒有食物,那就找個地方長睡一覺,減低新陳代謝之餘,等待到春天來臨,再起來活動,這是第二種方法。
對於天上的雀鳥來說,牠們既不可以穿厚衣服(這樣會妨礙他們飛行速度及靈活性,有時更會是致命的),牠們又不會打地洞去冬眠,所以他們就選擇在冬天來臨之前,飛到溫暖的南方生活。如此簡單的例子,就看得出來,在應對同一個挑戰,動物都有不同的手段。就是我所說的,應對挑戰的不同解決方案。
有一種科學叫做生物仿生學(Biomimicry),主要就是針對生物的特性及行為,我們人類模仿之後,能否因此有所得益?所以說穿了,「生物多樣性」就是相互依賴及制約,還有合作,相互依賴,大家都比較容易明白及理解。制約又為甚麼呢?可能在2020年之前,大家對制約,沒甚麼感覺,覺得人類就是萬物之靈,我就是老大:「地球我說了算。」但這種不制約,除了氣候變化的懲罰之外,就有今次像新冠疫情般的考驗。
你不制約,大自然總有方法給你上一課;合作的話,其實比較簡單。只要大家是奔着相互依賴,結果總不會太差。另外談到制約方向,其實就是一個有效平衡的合作。需知道,大自然是直接提供所有生物所需的食物、能源及工具等。所以我們人類也不能無止境,貪心地索求;我們也要注重在地球上,在整個生態圈中,發揮我們人類應有的生態功能,這樣才是長遠之計。
房中大象:
現在人類醫療發達,所用的藥物亦都十分霸道,這是否會影響人類基因的進化?
是否地球上所有生物,都可以相互依賴,自我修復?
學生回饋
學生姓名:鄺立言
班別:3A
學校:廠商會蔡章閣中學
猶記得課堂上老師曾經向我們講解可持續發展的核心就是既能滿足現今發展的需要,而同時又不損害子孫後代的利益。事實上,人類與大自然環境可以互相配合,共同締造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尤其是全球暖化問題已經不容忽視,世界各地的民眾有必要正視氣候變化問題。其實只要大家共同抱有更長遠的目光,在日常生活例如衣、食、住、行四方面積極實踐低碳生活,全球氣候變化問題將會得到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