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年輕廣告人跟我說,他接觸的不同年代廣告人,都說他們的一代是這個行業的「水尾」,言下之意,他們的一代廣告人仍然風光過,之後便每況愈下,但他們還是比不上他們的上一代。年輕人問是否入錯行,廣告的黃金年代已經一去不返。
我做了廣告30年,比我們早入行的廣告人,似乎真的很風光。當時廣告是營銷最重要的板斧,出色的廣告會令銷售爆升,出色的廣告人自然炙手可熱,名利雙收。但過去30年,媒介逐步碎片化,消費者接觸的信息也呈幾何級數上升,要成就經典愈來愈困難,而且營銷的板斧多了,競爭大了,廣告再不是唯一途徑。消費者對廣告的接受程度也大不如前,廣告人也要努力突破廣告的固有模式。
正如不同年代的廣告人都說他們是「水尾」,這也顯示他們認為自己在廣告行的待遇還是不錯的。廣告產業的規模不大,我估計只有2、3百億左右,遠低於地產和金融業,打工仔尤其是高層的薪酬,往往和行業的規模成正比,所以打工皇帝從來沒有一個來自廣告業的,如果以為入廣告行可以發達,是不切實際的期望。
但我相信廣告業平均薪酬還是比很多行業高,因為廣告公司沒有多少資產,最重要的資產就是人才,廣告公司之間爭逐人才,高薪挖角是平常事,所以優秀的人才,可以在很短時間內冒出頭來。而且做廣告不需要特別專業知識,讀甚麼也可以,甚至不要求有大學學位,入場門檻相對比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