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父母總是在人家面前說我面懵心精。大概是我「面懵」這個特質無法爭議,唯有以「心精」去彌補,好讓我保留一點自尊。我的理解是「面懵心精」只是善意地說我蠢,不過我也樂意接受,甚至擁抱這個標籤。
在我的成長過程中,總是不斷地做傻事和蠢事。即使已經攀上企業的高層,仍然不脫「傻」和「蠢」的DNA,毅然走出自己的舒適區,一把年紀才創業。搞生意又倒自己米,讓同事分享更多企業成果。不求賺盡,不定盈利目標,只求生存,從不「捽」數。
「聰明」這個形容詞,從不令我感動,社會上已經有很多聰明的企業。我只想成為更有愛,有更多正能量,但又能夠生存下來的企業。作為老闆,我不介意同事認為我不夠聰明,只要他們認為我尚算平易近人,關心員工,真誠甚至有點天真已經很好。
我也希望通過我們的工作,除了為品牌商宣傳外,也能發揮廣告的社會訊息功能,傳揚更多愛和正能量,影響更多其他企業。我希望我們的同事,在這裡找到工作的意義,滿足感和成功感,呼吸到自由的氣息,有發揮潛力的空間,最後都能有所成就。如果我們能為行業培育人才,為行業的持續發展盡一分力,即使沒有賺到很多錢,也算是達成了我們的使命。
我從來沒有向股東承諾我們會很賺錢,但我有信心能做到自給自足,而且我們做的事情,如果證明行得通的話,無論對廣告行業,甚至整個企業界,都會很有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