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0年,為了慶祝聯合國成立75周年,聯合國在50多個國家,做了一份超過100萬人的調查。當中發覺在全世界,不論國籍、種族或貧富,都覺得現在人類面臨最大的挑戰,那就是「氣候變化」。而氣候變化,就是聯合國在2015年9月在會員大會上,一致通過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的目標。
話又說回來,有時候我們自己三五知己,當要決定吃飯地方的時候,很多時很難一致同意。那麼憑甚麼當年聯合國190多個國家,其中面積大小不一、經濟發展階段不一、貧富懸殊不一、文化不一、人口多寡不一的國家,但卻能一致通過,推行這17個可持續發展目標?而且這些會員國家還要自訂目標,每5年報告及更新一次。其實理由很簡單:事實擺在眼前。這些國家領袖,都要對他的國家、人民,甚至地球,作出了負責任的決定。
大家可能留意到,聯合國開會,絕少機會有任何決議是能夠一致通過的。
但在2015年9月25日的聯合國全體會員大會上,確實一致通過了《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並訂定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從此,大家可以看到這17個目標的威力。而且屬於不受爭議的,對社會共融、經濟發展、環境保護都是絕對正確的。
氣候變化的禍害,最主要體現在溫室效應。而導致溫室效應的罪魁禍首,就是因應人類活動而過度排放的二氧化碳。2015年當年聯合國通過的17項可持續發展目標其中,就有飢餓、貧窮、教育、健康、男女平等、貧富平等等絕對重要的議題。但為甚麼大家反而覺得氣候變化是重中之重呢?其實這個也不難理解,試想若干年後,就算我們真的能夠達到一個沒有飢餓與貧窮,大家都有健康及教育;而且男女平等,貧富平衡。但我們生活的地球,卻因為氣候變化,導致冰川融化、海水氾濫、旱災及水災,令農作物失收等。試問以上得來這些社會、健康和教育的平等,又有甚麼意義呢?
現在我們見到聯合國的說法,並非表示其他目標不重要。只不過在時間和資源有限的情形下,我們就要聚焦把氣候變化這件事先管理好。而應對氣候變化最有效、最低成本的方法,即所謂「低垂果實」(low hanging fruit),就是解決碳排放。
房中大象 - 思思考:
幾十年前,大家就已經說要減排。大家亦都知道碳排放大戶就是能源,尤其是煤電及化石原料發電。
講了幾十年,為甚麼還是在講講講!進展這麼慢?究竟困難在哪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