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在2019年冬季達沃斯論壇上被問及招請年輕人的準則,他說第一個標準是聰明,並說蠢是最大的疾病,比癌症更可怕,癌症也可以醫,但蠢是沒得救的。我的看法不一樣,我認為企業要持續經營,聘請善良的人比聰明人更重要。
只招請聰明人,如果沒有善良的品質作基礎,是很危險的事情。聰明人賺錢能力強,沒有善良作為指南針,賺錢可以不擇手段,會危害社會。他們也太懂得踏着別人的肩膊上位,只顧個人利益,不理別人死活,破壞團隊精神。聘請聰明而作惡的人,對外影響商譽,對內影響軍心,公司充斥着這樣的人,將會後患無窮。
如果不幸招請了一個壞人,蠢的壞人帶來的破壞還少一點,因為所有人都洞悉他們的惡行,都會有所防避。聰明人反而懂得製造冠冕堂皇的藉口,甚至披着羊皮的外衣,令人防不勝防。
企業要持續經營,一定要做對社會有益的事情,解決社會或市場的問題。單單不作惡是不足夠,因為甚麼都不做也是不作惡,但也沒有解決任何問題。招請善良的人,就是要行善,做有意義和對社會有益的事情。
當然,如果善良的人恰巧也是聰明人,便更完美。但如果善良和聰明不可兼得的情況下,我寧願選擇善良。善良而不夠聰明,最多只解決小問題,生意做得小一點,只要能對社會有益,即使解決小問題,帶來的賞報少一點,也總有生存空間。聰明而不善良的企業,像驗血公司Theranos,短期雖能壯大,最終為社會唾棄。
廣告人/周二、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