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互聯網資料發達,每天打開社交平台總是一大堆新舊資料穿梭眼前,最近又看了有人分享八十年代期,曾在「歡樂今宵」內播出的經典靈異短劇《幻海奇情》中的「四人歸西」,筆者敢講時至今天,這個單元劇仍深深影響很多打雀一族。據知當年有一班編劇專為此劇度製鬼古,其中一位較為人認識的便是黎文卓先生,「四人歸西」影響深遠,他亦居功至偉。
此劇成功之處,用今天的述語來形容便是「貼地」,當年屋師奶無不以打麻將作消閒,編劇巧妙地利用了佛教中,人死後往西方極樂世界的「西」字作為「食字」的題材,當四人分別打出「西」之後還未點題,豈料更借用麻將中的「一筒」作結,喻意四人一同歸西,這個近乎巧奪天工的構思,絕對無懈可擊。
當然,現在回看劇中的後期製作,例如在麻將中出現鬼魂樣子的情況,看起來卻會令人發笑,畢竟這已是三十多年前的製作,當然不能與今天的電腦特效比較,縱是這樣也好,為甚麼我們仍覺得它是恐怖之最呢?筆者有以下的分析。
人們一般只會記得所接觸到某個畫面最恐怖或最深刻的一幕,而且會將此感覺一生記下來,只要當年看罷此劇後而觸及情緒的,這恐懼感便長埋在潛意識下,所以無論三十四十年後,只要一提「四人歸西」這套劇,那份已寄存的驚嚇感又會自動彈出。加上,「舊時啲人」比較思想較單純,沒那麼複雜計算及挑剔,媒體發放的訊息較易影響社會大眾。筆者敢說,假若「四人歸西」此橋度在今天才出現,相信不會是這回事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