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計有部分香港商人,尤其是上了年紀的製衣廠東主,看見「配額」兩個字就會雙眼發光了。確實,在幾十年前的香港製衣業,因為配額制度造就了不少小富翁,甚至大富翁。
今日說的碳配額,又究竟是一個甚麼東西呢?
其實碳配額,就是與上周談及的碳交易是配套的。無論是哪一國政府,減排的目的就是達到碳中和。碳中和並不代表不排碳,而是在一些必要的碳排放上,採取方法去移除、固化或中和的手段,令到大氣中的碳增加量,等於或少於零。顯然易見,要達到碳中和的目標,各國政府首先就是要讓企業盡量減排。
前兩期討論過,全世界的碳,本質上都是一樣。如果你減碳的成本比我低,這就出現一個交易的機會。舉例,如果我減碳的成本高,我就可以選擇照舊的碳排放,但我排出的碳,由你替我減去了。當然這不可能是一個免費服務,我一定要付出代價給你,這就是一個交易。
而配額的產生,就是在我們交易之前,企業收到政府一個規定,要在指定時間內減少指定的碳排放量。但有一點很重要的,就是減排的力度只會愈來愈強,才能達到碳中和。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某個國家的碳總排放量是100噸,他們要在10年之後達到碳中和,那麼他們可能採取每年減10噸碳的策略;如果這個國家有10個規模差不多的企業,可能這個國家就讓他們每個企業每年減1噸碳,這代表了企業的任務每年都遞增,或每個企業得到的碳排放配額每年都減少。
這裏出現了兩個商機,因為碳排放權是愈來愈稀少。因為這個稀缺性,碳排放權將會愈來愈值錢。既然碳排放權愈來愈值錢,有些企業原本是購買其他企業的碳排放權的,當其碳排放權到某一價值的時候,這些企業便會覺得,還是自己減排還要划算。這就是推動企業盡量用科技、用創新去達到減排效果的動機。
房中大象:
碳配額究竟以甚麼標準來分配給企業,才算公平及能夠達到未來碳中和的目標?
如果都是以企業做單位,我們市民豈不是享受不到任何得益?
這看似是一系列的新概念、新遊戲規則,甚至是新商業模式!那我們企業及個人,又有甚麼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