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由作者提供)](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04777319_U0.jpg?itok=4eiI8MnY×tamp=1739357109)
(照片由作者提供)
創新及科技局早前公布了《香港發展智慧城市藍圖顧問研究報告》,現正進行公眾諮詢階段至9月30日。此《報告》內大部分建議的可行性高,但整體實施時間表似乎太慢,很多建議在其他地區已實施或處於試驗階段,恐怕香港的計劃如期進行完成後,會驚覺國內外的鄰近城市已經超越香港,到時候的「智慧香港」未必能夠支持經濟增長的競爭力,還要面對人口老化的挑戰,實在應該分秒必爭利用先進科技加快向前走的步伐,把部分科技上已經完成的中期(2021-2025)計劃,嘗試加強跨部門溝通、合作而於短期(2017-2020)計劃完成。
在6大範疇中,期望有關「智慧出行(交通)」,政府能加快分享公共交通的數據給市民,優化分享公共數據Apps,讓市民及旅客更方便安排交通工具,避開塞車苦況。若有特別事故發生,能有主動發佈訊息的雙向系統,讓架車人士避開該區,其他市民更快知道如何離開事發地點,讓救援工作更快進行。香港公共泊車位不足而違例泊車隨處可見,政府能否鼓勵私人停車場把空置泊車位的數據分享出來,加快推行共享經濟?泊車咪錶又能否利用移動互聯網手機自動增值?科技已經準備好,市民還要等候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