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內地防疫抗疫標準來看,特區政府的領導班子可能已經烏紗不保,但由於一國兩制,中央政府對特區官員還是相當包容。林鄭雖然口講「動態清零」,但行動上卻邁向「與病毒共存」,所以才對內地的做法嗤之以鼻,對「動態清零」不求甚解,並說自己不是「始作俑者」。
防疫要從「餓死」和「病死」之間取得平衡,經歷了兩年多的疫情,我們已經知道,兩者可以同時避免,方法就是防微杜漸,短期捱餓,換取長期的正常生活,動態清零就是基於這個原則,如果以內地的準則,香港早已經啟動了全民檢測。
當星星之火變成森林大火時,要撲救便很困難。香港的確診數字幾乎每兩天便倍升,我們還能進行全民檢測的時空已經不多,當社區有大量隱形患者時,即使進行全民檢測,我們的檢疫措施和醫療系統已經承擔不起。
西方的「與病毒共存」,證實是「病死」和「餓死」都不能避免。即使疫苗接種率高,Omicron的重症和死亡率偏低,與病毒共存的國家,死亡數字跟之前幾波還是不相伯仲,因為分母大了好幾倍,即使死亡率下降,分子還是差不多。這還不計因醫療系統癱瘓而造成的死亡個案。至於經濟,也因為生產力無法完全恢復而低迷。
西方的做法,對老弱視若無睹,雖然不人道,但起碼仍振振有詞地說物競天擇和適者生存,大部分人可以過正常生活。香港不湯不水的做法,既無法控制疫情,也砸碎了很多人的飯碗,甚至掏空政府庫房。懇請政府拿出謙卑的勇氣,向中央求救,盡快撲熄這場森林大火。 廣告人/周二、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