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教育制度著重背誦,默書成了中小學生每星期的噩夢,有些學校每星期也有中英文默書;就算是較輕鬆的學校,默書也是每周功課之一。諷刺的是,不少小學每次默書也加插「愉快默書」部分,別被它的名字欺騙了!這部分其實是課外默書,且採用扣分制,與愉快扯不上任何關係。
一年多前,看到網上有位家長(姨仔)說姪女因默書零分被老師罵,引起網民強烈共鳴,一起抨擊教育制度,批評老師打擊學生自信。當初看到此文,已在Facebook寫了些感受,豈料一年後又被翻炒該文,心裡很不舒服。
我不是當事人,不知道老師有沒有痛罵學生、為何是姨仔不滿而非父母,又或女孩入了名校還是普通學校而課程太深。那張相片最吸引我的,是女孩為何在0分前面加上10。是因老師太可怕?還是太害怕被家長罵?何以大家只聚焦默書太深,制度太僵化,而不是女孩恐懼的原因?制度未能在一時三刻改變,小孩面對失敗時的行為和心態,才是成年人最需要正視的。
1粒糖+1粒糖=3粒糖
容許我在這裡分享經歷:童童小時候,我已知她有學習困難,K2時,教她1粒糖+1粒糖,她會說是3粒糖;教她寫自己名字,真不知花了多少心力,就算現在讀小二,她仍會忘了自己名字怎樣寫。每次幫她默書,20小時是基本。作為媽咪,當然心痛她的努力與成果不成正比,但有誰說過努力便會換來成功?學習如是,生活也如是!
比起默書成績,我更想教導孩子正確的態度與堅毅不屈精神。對童童來說,默書是很困難的事,再努力也未必合格,但要教她欣賞自己付出的努力。引導她不以結果和評價來定義自己,才是我和她最需要學習的功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