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大學生妹妹跟我提到現在Facebook愈來愈多垃圾內容,很多content farm,港豬太多,大家只喜歡吃喝玩樂。這位妹妹有大學學生報背景,一腔熱血,赤子之心減退的我卻老屁股上身,潑她冷水。她這個階段我也經歷過,早前反國教、傘運期,每一日打開Facebook都睇到政治新聞,我日日跟進關注,身體力行。

Facebook子公司落戶內地。(資料圖片)
政治氣候只剩下灰心失意,現在我在網上見到政治新聞會驚和覺得煩厭,有時真係想做港豬睇下有咩電影上畫有咩書新出,分享一下美女藝人Angela Yuen的照片度日。
另一邊廂,民族黨的新聞無人關注,網民情願分享陳浩天被左報講佢把妹的新聞。即使葉劉千字文評論曾蔭權,也遠不及她去馬來西亞大曬白滑長腿的照片咁引人關注。我自己都有share,罵聲一片,知名作家葉朗程也留言讚我「識玩」。
現實令人灰心,Facebook也有意令人「港豬化」。正值中美貿易戰高潮,Facebook子公司落戶中國大陸,這是一個很有insight的訊號,跟Google的抗爭不屈,形成對比。雖然只有Facebook內部才會掌握演算法真正內容計算方式,但有時睇Facebook對廣告內容的指引和限制,從廣告刊登政策也可間接窺探到Facebook討厭哪一類內容。
除了一般大路的色情、暴力、不雅內容之外,政治和爭議性內容也是不受歡迎之列。因為Facebook講明:「不得含有藉由炒作爭議性政治或社會議題而達其謀利目的內容」、「未事先獲得我們的同意前,廣告不得詢問有關政治立場的資訊。」外國媒體也講一些小國利用Facebook做獨立運動的宣傳,會被定義成hate speech然後被封,甚至有傳言有些小國政要掌握到Facebook內容管理員的直線,可以直接刪除。
如果在Facebook追求深度的政治分析、社會經濟內容,那可是逆拂Facebook大神意旨。如果你要做好的content marketing,你要顧及Facebook的感受,這也難怪比較生活化的內容才是社交媒體的生存之道。
加密貨幣、金融服務、一鍵跟投等都是講明不受歡迎,另一類不受歡迎的內容是煙草類。曾經有一位香煙公司的公關朋友想找網媒訪問,去講電子煙的好處,我代勞找了一間財經網媒跟他開價。明明他背後是budget極多的煙草公司,卻妄想找免費訪問搵便宜,嫌人貴兼唱衰我朋友。推銷電子煙是利益所在,幫既得利益者辦事不收錢真是傻到家了,何況Facebook已講明不歡迎煙草內容,必定是低organic reach和低engagement,無錢誰會自殘自己的平台?做公關連這個道理都唔明,真是叫人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