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底,無論是「垃圾徵費」抑或「走塑打膠」,發展環保經濟原本是新香港出路甚至財路之一。可惜近日此(出/財)路不通不順,蝦碌連連,喜感十足。政府既然致力鞏固香港繼續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加快降廢減排是必須的;可乘機引導相關產業創新,趁機調整傳統經濟結構的比重,既順應時代也配合「雙碳」戰略政策,趕上近日輿論提及的「新質生產力」,實屬三贏。
可惜相關措施施行細則超級離地,不懂如何平衡環保和民生,死推硬闖,添煩添亂,唯一好處是製造笑料。
年初《彭博》一篇報道引述,能源與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表示,去年清潔能源對內地經濟成長的貢獻率達到40%,有可能使該行業獲得更大政治影響力。這家獨立研究機構在一份報告中稱,2023年綠色經濟對中國GDP的貢獻達到創紀錄的11.4兆元人民幣(約1.6兆美元),同比成長30%。新加坡《聯合早報》也有報道。
至於香港,起步點其實早已存在,環保問題討論20年來,一直是由下而上的努力,一直發展得不錯;年輕人環保意識很強,由他們孩提時代已經植根,大幅超前幾代的「廢老」。
環保意識其實是價值觀教育,是對未來的投入,逼不出來的,亦毋須政府施壓,個人層面由日常做起就好:剩食續食、守住綠色低碳、低限消費的生活方式,裨益的,不止自己,還有世界。在上者不要製造再多的矛盾,間接逼使人們相信「世界與你無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