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2-02-24 04:27:33
日報

中國ESG元年

分享:
中國ESG元年

2021年被稱為「中國ESG元年」。(資料圖片)

我們真的要獨立思考,切忌人云亦云。近年很多社會現象,頗讓人慨歎。比如ESG,香港投資界大都會以外國或他們的評級機構標準作為衡量準則,反而很少看到內地企業ESG表現的深入分析。究竟是內地不注重ESG,還是我們不理解呢?

習近平總書記在2005年、擔任浙江省委書記,是年8月於浙江湖州安吉考察時,提出了「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這種尊重大自然環境、而又能對應社會發展布局的科學想法,今日看來,人人都會明白,但這句話出現在2005年、內地仍在全速推動經濟發展,就好像預視了往後人類命運的關鍵詞,而這種思考模式,也可視為國家級的ESG眼界(是的,西方國家上世紀末流行環保概念,但內地在2000年才加入世貿組織,經濟發展較發達國家遲了一段時間),故在E這方面,內地領導人其實很早已在謀劃之中。

adblk6

在S方面,內地的政策改變是企業推動S的引擎,內地政府制定五險一金,包括養老保險(endowment insurance)、醫療保險(medical insurance)、失業保險(unemployment insurance)、工傷保險(employment injury insurance)、生育保險(maternity insurance),及一金,即住房公積金(Housing Provident Fund)。這種從企業入手的社會保障改革,其保障涵蓋面比較過去確是行前了一大步,雖然這令很多企業主也認為這是一大負擔,但從大局觀出發卻無可厚非,而且內地的社福保障發展過去由政府主導,中央在經濟發展蓬勃之際,以如「借東風」般理順社福發展,實屬高招。

至於G,內地近年積極打貪,建立清廉政府架構。而構建完善金融體制也應予以正評,以往一些企業,所謂的大得不能倒的情況已逐漸改變,只要違規,就得查辦。過分借貸的只好倒閉或是債務重組,這些市場變化,在新聞報道中,多被視為負面消息,但正如美國金融海嘯,情況也有類同地方,總體而言,就是希望構建一個能長遠發展的市場。故如果能持平觀察,國家的ESG發展其實應該獲得更高評價。

可能大家也不察覺,2021年被稱為「中國ESG元年」,中國在亞洲ESG基金資產管理規模達356億美元,超越日本成為榜首,這一切絕對不是偶然的,可惜的是,世界永遠只有很少數人能夠心清眼亮。  
作者為煤氣及港華燃氣ESG委員會秘書

adblk7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