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投資環境中,除了傳統的價值投資(Value Investing)策略外,愈來愈多投資者開始關注符合其個人價值觀的投資機會。這種新的投資模式結合了量化分析和性質考慮,將價值投資原則與價值導向方法互相融合。儘管財務增長和財富保值依然是投資者的重要目標,近期的通脹飆升突顯了財富保值的重要性。股票投資提供了增值和抵禦通脹的潛力。然而,投資者也希望將其投資與個人價值觀和信念相結合,這種策略被稱為價值觀投資(values-based investing)。透過價值觀投資,投資者不僅能夠獲得財務回報,還能對社會產生正面影響。
以價值為基礎的投資涵蓋多種策略,其中包括社會責任投資(SRI)、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投資以及影響力投資(Impact Investing)。社會責任投資(SRI)的目標是避免投資於對社會和環境產生負面影響的公司。而環境、社會和管治(ESG)則使用指標來篩選投資組合中該包括或排除哪些公司。影響力投資則更進一步,積極尋找對社會或環境有正面貢獻的公司。
如今,投資者愈來愈注重一系列社會和環境議題,包括醫療保健、可持續發展、教育、扶貧、性別平等、宗教原則遵守和民主。特別是對於年輕投資者,如千禧世代和X世代,均覺得價值觀的投資更具吸引力。根據一項調查,相較於嬰兒潮一代,這些群組對於這種投資方式更感興趣。
基於價值觀的投資與慈善事業密切相關,因為越來越多的投資者希望在追求系統性社會變革的同時也實現財務回報。項目相關投資(PRI)和使命相關投資(MRI)等策略允許基金會通過貸款支持與其使命相符的非營利組織。社會責任投資也可以融入基金會的投資政策中,而不明顯增加風險。這樣的投資方法使得投資者能夠同時追求財務回報和社會影響,實現雙重效益。
人們經常關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基於價值的投資是否會限制潛在回報。最新的研究顯示,可持續基金的表現不僅與傳統基金相當,甚至在下行風險方面表現更佳,打破了傳統的財務平衡觀點。雖然社會責任投資(SRI)或環境、社會和管治(ESG)標準可能會排除某些公司,但投資者仍可期望與整體市場指數相近的回報。然而,影響力投資需要基於個別客製化的基準來評估風險、回報和影響,因為標準化基準可能不適用。衡量影響力的效果取決於個人的價值觀,這要求投資者具有創造性思維,並根據財務表現和期望的社會或環境成果來定義成功。
將價值觀的投資策略納入多元化投資組合需要根據目標、可用投資和個人價值進行調整。這可能涉及在美國股票持倉中實施環境、社會和管治(ESG)覆蓋,或將一部分資金分配給私募影響力投資。這種方法需要精妙地平衡藝術和科學的元素。
探索基於價值觀的投資世界可能會讓人感到困惑,但可利用可持續和責任投資論壇(如US SIF)等資源作為教育和研究的起點。此外,金融機構如Ascent也提供策略框架和個人化建議,協助客戶進行慈善規劃並做出基於價值觀的明智投資決策。隨著價值投資和基於價值的投資趨勢持續增長,投資者逐漸意識到在實現財務回報的同時對社會產生積極影響的潛力。通過結合量化和性質方面的投資方法,個人可以根據自身的價值觀調整投資組合,為財富創造和社會變革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