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5-04-11 04:30:37
日報

千奇百趣此中尋——會計篇

分享:
內房股中國奧園

奧園去年錄毛損,但卻出現3,503萬元人民幣純利,列帳轉虧為盈。(網上圖片)

十幾年前有個電視節目叫《千奇百趣》,內容主要圍繞日本的趣怪事情,後來還發展出一系列續篇,以香港及東南亞等地的趣事作主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原來上市公司的業績也可以很奇趣,最近就有兩個例子。

首先是內房股中國奧園(3883),他們早前公布2024年業績,收入大跌64.5%至96.75億元(人民幣,下同),減去銷售成本後更出現161.89億元毛損,從帳面上看就是「賣一間蝕一間」。可是,奧園全年業績居然轉虧為盈,由2023年股東應佔虧損95.34億元,變成去年股東應佔盈利3,503.3萬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去年境外債務重組,大量債務包括若干優先票據及債券,以及446.11億元借款被解除,因而產生261.55億元「收益」。若撇除這項特殊收益,去年虧損為282.52億元,較2023年的虧損擴大了193%,神奇吧?

或許你會問為甚麼會當成收益入帳,其實道理很簡單,假設你欠下別人100元,現在對方不用你歸還,變相就是白白送給你的收入。當然,債務重組實際上並沒有如此簡單,世上也沒有免費午餐,通常是帶有其他條件。以奧園為例,根據公告披露,債務之所以獲得解除,條件是向債主發行新優先票據、可轉換債券、永續資本證券以及新股份等。

由於公告未有進一步披露細節,究竟有多少債務被解除,又新添了多少相關的新債和新股,暫時並不清楚。可是,單從資產負債表2024年與2023年的變化來看,總借貸減少30.7%至745.15億元,借貸權益比率也改善95個百分點至負288%,奧園的確「有賺」。反觀一眾債主,雖然通過債務重組獲得新債和股份,不至於血本無歸,但就要為新舊債的差額,即261.55億元埋單。由此可見,與其說會計神奇,不如說債仔夠惡。

adblk7

另一個奇趣例子就是蒙牛乳業(2319),根據業績公告2024年純利暴跌95.4%至2.25億元。有趣的是,在沒有動用保留利潤和儲備的情況下,蒙牛仍然可以向股東派發19.942億元股息。錢從何來?原來在去年的損益表中,有合共43.3億元的商譽及無形資產減值。由於這幾筆屬於非現金項目,撇除後純利實際上有45.55億元,較2023年只減少6.8%,管理層基於這個純利來作派息決定。

以上兩個例子清楚說明,在評定企業的業績時不要單看純利,因為當今會計準則著重公允價值,不時都會產生特殊損益,不單令純利變得波動,而且往往未能真實反映業務表現。不過,隨著新會計準則《IFRS 18-財務報表列報和披露》將於2027年1月1日生效,類似情況有望改善。

每當出現這些奇趣例子,就有人誤以為會計師在作怪。的確,會計有不少黑魔法能粉飾財報,永續債就是表表者。明明是負債,卻刻意包裝成權益,包括沒有固定到期日和償還次序較其他債務低,並以高息吸引投資者,成功騙過會計準則將債變成股。結果資產負債表被嚴重扭曲,負債被低估而權益被高估,負債權益比率因而下降,令公司的財務狀況看起來更健康。雖則被批評了那麼多年,但會計準則製定者依然堅持不加以糾正,只要求在財報披露細節。說到底,財報必須按會計準則來編製,身為會計師實在感到無奈。

adblk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