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7-02-27 06:00:00

南下

分享:

上周四,內地證券商中金公司報告推薦中國信達,報告迅速在朋友圈大量轉發,當日該股高開高走,放量大漲。最近朋友來杭州,飯局上談起今年投資,他們公司幾十億元人民幣規模的基金今年前兩個月收益已近一成,主要得益在港股的投資收益,如吉利(175)及中國建材(3323)等等。

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隨滬深兩市先後開通港股通,愈來愈多A股投資者開始把目光轉移到南邊的港股,資金續南下,買入各類國企股,這也令最近幾個月港股尤其是國企股持續走強。

我不知道香港投資者是如何看待這次北水南下,但據我自己和周圍朋友的交流及這幾個月來看到買方和賣方各類報告,我認為與前幾次相比,這次已經南下和準備南下資金的持續性和規模可能是有史以來最大,這其中既有規避人民幣貶值的原因,也有逐漸奪回港股定價權的考慮。雖然短期漲幅過大可能會引發調整,但中長期看,今年港股跑贏A股的概率還是很大的。

周日看了證監會主席劉士余記者會,一個總的基調是「穩」。穩是基調,在穩的基礎上適當求進,這個「進」似乎主要是指IPO加速,其他亮點不多。劉主席另一層含義是A股正式進入「兩會期」。兩會一方面固然是維穩,另一方面,正是因為是「兩會維穩」,不少人擔心兩會結束後市場會出現調整,加之上證綜合指數也逐漸逼近3,300點,故我認為,接下來的兩到三周,A股波動或會顯著增加,尤其要小心周期股回落。隨著3月北方開工季的到來,前期對周期性行業的樂觀預期將面臨著能否證實的考驗,一旦不及預期,周期股或面臨著較大調整壓力。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