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中央政治局就依法規範和引導內地資本健康發展進行第三十八次集體學習,強調必須深化對新的時代條件下各類資本及其作用的認識。規範和引導資本健康發展的重要性,目標是要完善內地資本市場基礎制度,更好發揮資本市場功能,完善開放型經濟體制,不斷提高對外開放水平。背靠祖國,扎根香港,面向世界,早已成為不少企業開拓業務定位模式,促進投資便利化,以吸引更多國際資本在內地投資,並支持和鼓勵內地資本和企業走向世界。
資本具有逐利的本性,如不加以規範和約束,許多金錢以外的價值或被忽略,給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不可估量的危害,強化反壟斷,防止資本無序擴張,是有效防範風險,維護市場公平競爭的方法。官方近年著力防範和化解金融風險,旨在克服經濟脫實向虛的傾向,絕非無的放矢,重點解決不良資產風險、泡沫風險等為目標,明顯要糾正經年累月已嚴重扭曲的價值觀。此外,設立「紅綠燈」,健全資本發展的法律制度,形成框架完整、邏輯清晰、制度完備的規則體系。要以保護產權、維護契約、統一市場、平等交換、公平競爭、有效監管為導向,針對存在的突出問題,做好相關法律法規的立改廢釋,亦旨在建立一個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制度健全的營商環境,讓各方資本都可放心投資內地,縱使過程中難免隨撥亂反正帶來陣痛,且因觸及既得利益者的蛋糕而未必一帆風順。
近兩年因新冠疫情關係,內地資本和企業走向世界的活動確有所減少;內地加入世貿過去20年,按時間表陸續開放予世界級企業大展拳腳,逐鹿中原,內地企業面對外資在內地的競爭,加大了從海外引進先進管理技術、生產設備及製程的迫切性。內地持有龐大外匯儲備亦有用武之地,截至3月底,外儲達31,880億美元,預期待疫情緩和後,企業到海外的投資將會再度活躍起來。
內地擁有海外投資的企業多不勝數,中國石化(386)、中海油(883)、國家電網、華潤、聯想(992)、中遠海運(1199)、招商局(144)等可說是走向世界企業的表表者。最矚目如2005年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部門;2009年中鋁(2600)擬斥195億美元入股澳大利亞Rio Tinto;五礦集團宣布,擬斥17億美元入股Oz礦業;2015年阿里巴巴(9988)成韓國最大經紀公司SM娛樂第二大股東;2017年吉利控股購美國私人飛機公司Terrafugia等等。
除上述大型企業外,不少民企或內房企業亦有投資海外市場,只是近期不少內地房企均面對財務困難而減慢了到外國投資的步伐,相信當疫情稍緩,這些企業會重新走向世界,對一帶一路的發展有正面的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