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9-05-22 06:00:00

外國私人慈善特別多

分享:
美國富商史密斯答應,為莫爾豪斯大學今年畢業生還清學生貸款。(資料圖片)

美國富商史密斯答應,為莫爾豪斯大學今年畢業生還清學生貸款。(資料圖片)

早幾年很喜歡看一套叫《辦公室》(The Office)的美國處境喜劇。記得有一集講男主角Michael Scott,十年前向一班小學生作出承諾,應承如果他們能夠考上大學,他會在金錢上全力資助這班學生,保證他們不用向政府借一毫子。
 

「善心爆棚」的男主角,原來只是信口雌黃,沒想到小朋友真的把他的「隨口噏」當成秘笈,十年後真的努力讀書考入大學,男主角沒法兌現承諾後,只能尷尷尬尬的向這一班小朋友鄭重道歉。 

處境喜劇的劇情當然只是為求得啖笑,現實中有愛心的大慈善家還是真正存在的。前幾日有一則新聞報道,話說美國有位黑人富商,在某大學發表畢業典禮演說時,突然應承幫今年的畢業生還清所有學生的貸款債務,令所有學生感動不已。

除了該位黑人富商外,美國富豪資助教育協辦大學由來已久,近年我們還聽到如畢菲特和蓋茨等不少美國的超級富豪,都決定在死後「祼捐」身家。相反,在中國和香港這種接近無條件的大筆捐助就不常見。 

雖然經濟學是建基於人皆自私的假設,不過,要解釋這種「大公無私」的行為卻並非不可能。起碼在邊際上,我們可以理解有人會為了扣稅而捐錢,有人在施捨500元給街邊一名乞丐後,會大喊一聲「你辛苦了」,為的是自我感覺良好,有富豪捐錢給大學,是為了要在建築物甚至學院的名字上,看到自己或家人的名字。 

不過,無論如何,如果我們不假設人有一點點「愛人如己」之心,我們還是很難解釋黑人富商怎麼會為素未謀面的畢業生還清債務,或超級富豪承諾死後「祼捐」身家等舉動。有甚麼會令人這麼「愛人如己」﹖與自己的社交網絡是否有頻繁接觸可能是其中一個因素,除了因為透過這途徑跟更多不同階層人士接觸可以令人更「顧己及人」之外,有研究亦指出,社交網絡發展可增加大家受惠公共品(public goods)的機會,從而使善心人更有誘因去「愛人如己」。 

在中國傳統社會中,社交網絡大多是自己家族的人,所以同姓才會三分親; 相反,聖經裡說:「其次也相倣,就是要愛人如己。」 我不是教徒,但我在美國住了一段時間,感受到教會把五湖四海的人凝聚一起的威力。可以想像,如果Michael Scott在香港向一班素未謀面的學生作出幫忙付清債務的承諾,大家都只會認為他是在開玩笑,認真便輸了。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