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07-12 06:00:00

小米入指數 坑殺打工仔血汗

分享:

要不是睇網上文章和身邊多媒體朋友,我是完全感受不到媒體朋友跟小米(1810)的公關的結怨是如此深。友報專欄作家千頌C寫了一篇文章《小米那位「倒米的公關」》,大數小米公關的傲慢與對記者朋友的無禮。無獨有偶,新浪也有一篇《小米為何要400萬請一家未做過IPO經驗的公關公司踩坑》的文章講公關人事內幕,看來中港兩邊都怨氣甚深。

小米上市不久,即獲納入恒生綜合指數及富時中國50指數。(資料圖片)

小米上市不久,即獲納入恒生綜合指數及富時中國50指數。(資料圖片)


小米上市以史上最快的速度入了恒生綜合指數,隔一日又入了富時指數,當中包括FTSE MPF All-world Index,正式成為基金、北水愛股,引入大批基金接貨托價,當中自然包括大家的強積金,也就是勞工階層的血汗錢。一般打工仔對強積金概念和關注不足(否則就無預設基金這回事啦),冷不防人工被用了去接貨。


假設你選的是強積金計劃有追蹤富時相關指數,那你本人就間接是小米的股東了。立法會議員鄭松泰有去信指數公司要求解釋,實際上係無用的,因為指數公司理論上是私人公司,私營機構的運作是不用向立法會議員交代,肯回信是禮貌,不回信是道理。學者可以話係新自由主義禍害乜乜乜,Come on,意識形態我唔識,我只關心資本的流動。


強積金的設計要追溯到許仕仁這位強積金之父,當時名義上的概念設計是幫民儲錢退休,實際上是把工人血汗錢用來幫藍籌接貨,所以藍籌股的流動性比其他股票高,因為多了基金做股東基礎參與,邊個幫邊個都唔知,但肯定MPF的管理費是貴到無朋友,也不見得回報高過盈富基金(2800)。難怪許仕仁商界朋友多,譽為「橋王」,這果然係絕橋。

adblk6


一般投資銀行家、參與IPO的法律、會計技術人員是偏向支持同股不同權,因為多了生意可做。不過,基金界卻偏向反對,這是港交所(388)諮詢文件和媒體中睇出來,反對中堅包括投資基金公會和機構投資者投票顧問公司,因為基金怕接錯貨,買錯糖衣毒藥。政府的角色好簡單,就係平衡利益和沾上光環。


開放同股不同權,令業界多生意做,引到科網獨角獸上市,政府又可以沾到光環,做到成績。不過,上市歸上市,做完單刁賺到錢咪算,香港是無責任幫上市公司增加股東基礎,用打工仔的血汗錢去接貨,幫創辦人、高層、創投基金出貨,何況基金界已經反對。現在富時已經屈服了,只剩下MSCI囉。


由小米公關講到基金操作,背後可以一條邏輯貫穿。上市公司公關和投資者關係密不可分,都係幫公司建立良好形象,引散戶投資去買,又或者引buyside基金入股,媒體就係散戶投資者和基金經理接收資訊的橋樑,這是金融食物鍊的操作。事實證明,小米上市後本身已經有晒exit plan,完美的強積金接貨計劃,那麼媒體角色就無關痛癢了,所以也不怕你寫衰,恥笑佢哋亂派公關「讀稿貓紙」,because they don’t even care。記者朋友們,明白為甚麼他們口氣大到要warn你哋,又預早兩個鐘叫你哋去會場做人肉紙板嗎?原因就係咁簡單。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