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12-17 06:00:00

分享:

上周四,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在公開場合對影子銀行給出了最新定義:影子銀行是金融行業的必要補充,但要依法規範經營。此話一出,市場譁然,有好事者甚至編出了惡搞的段子:

「老師:小明,請用既是……又是……還是造句。小明:影子銀行既是重大金融風險隱患,又是資金脫虛向實的罪魁禍首,還是金融市場的必要補充」。
 

我查了一下,「重大金融風險隱患」是人行金融研究所所長7月9日的言論,而「罪魁禍首」則出自1月18日《人民日報》的評論文章。

監管當局根據經濟的不同階段特徵,做出適當的政策調整,這本無可厚非,即便是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不久前也有過類似舉動。但之所以易行長的這個表態引發爭論,主要原因有兩點,一是前期表態過於決絕,突然轉向顯得過於突兀,而更重要的是,近期政策過山車式的變化,的的確確讓市場感覺有些暈了。

這種「暈」,在市場上最突出的表現是成交量。上周二,上海市場僅成交854億元人民幣,再創年內地量,這也是2014年8月以來,4年多的最低成交(剔除2016年熔斷因素)。顯然,願意繼續坐在過山車上受折磨的人愈來愈少,不管是主動還是被動,多數人都選擇了下車等待,等待它平穩下來。

這周又是政策密集區,18號的改革開放40周年,後半周的經濟工作會議,因此,我個人覺得,本周很可能又是相對無趣的一周,市場會等待政策明朗後再選擇方向。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美股愈走愈弱了,雖然很多內地賣方研究員都認為中美經濟不同步,美股走熊不會影響A股,但在我看來,這未免過於樂觀了,歷史上,還從來沒有過新興市場可以獨立於美股熊市而走強的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