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4-06-28 04:29:45
日報

本地零售在等死嗎?

分享:
新秀麗

有指新秀麗的香港官網正下調產品價格。(資料圖片)

欄友方保僑最近在臉書貼文,說新秀麗(1910)的香港官網正下調產品價格,減幅最多五成。方兄相信因為新秀麗的產品在內地山姆超市實在賣得太便宜,香港專門店不減價聽拍烏蠅。由此來看,山姆超市對本地零售市場的影響絕對不容忽視。特別是自今個月開始山姆正式在香港推出網購,今日下訂單明天就能送貨上門,借物流之便連分店也懶得來港開設,就能輕輕鬆鬆搶佔香港市場份額,相信本地零售將會愈見艱難。

不過,並非所有商品也是如此。例如國際體育品牌Nike和Adidas,在推出新產品時會考慮兩地價格差距。就以Nike最近推出的一款新跑鞋為例,香港售價是949元,內地亦賣949元人民幣,折合成港元後比香港貴。難怪在剛過去的農曆新年,旺角波鞋街擠滿了購物的內地遊客。至於其他商品,雖然在內地的價錢普遍較香港便宜,但差距不大,計入運費後價錢其實差不多,加上人家講武德,拒絕向香港地址供貨。當然,兩家公司的產品暢銷全球,環球品牌定價經驗豐富,因此做得比較好以保護市場。

以上情況使人想起了購買力平價學說(Purchasing Power Parity theory),即是一個地方的商品價格,會因為套利活動的關係,在調整匯率後應該與另一個地方的價格相同。道理不難明白,當兩地商品價格出現差距,自然有人想從中賺取差價,走水貨就是很好的例子。若果涉及的商品夠多夠廣,就會影響兩地貨幣匯價,從而令商品差價收窄最終達成一致。

相信大家都有聽過《經濟學人》的《巨無霸指數》,就是基於此學說來統計各地貨幣的價值有否被高估或低估。指數採用麥當勞巨無霸漢堡包的售價作對比,一來是覆蓋範圍夠廣,試問全世界哪裡沒有麥記?二來巨無霸的食譜是全球統一,成本和分銷系統相同,所以價格理應一致。此指數每年在1月更新,根據最新統計港元被低估了48.3%,計入人均生產總值後更低見50.8%,而且是連續十幾二十年都被低估。有趣的是,雖然人民幣也被低估,但幅度沒有港元大只是39%,計入人均生產總值也只是26.3%。

Ad Block

人民幣被低估的幅度較港元低,當中涉及很多因素,例如採用巨無霸作量度媒介,兩地的生產成本不同,市場定價策略也未必完全一樣,計算出來就未必能反映實況。更重要的一點,就是人民幣非自由兌換,港元又與美元掛鈎,兩地貨幣匯價不會因為兩地物價存在差距而調整,意味跨境消費將會是趨勢。

其實跨境消費問題並非香港獨有,例如德國雜貨店的價格通常比鄰國便宜,因此吸引比利時、丹麥、瑞士和荷蘭居民每周跨境購物。新加坡也一樣,不少居民愛到鄰國馬來西亞消費。這個世代人流物流愈來愈方便,是阻擋不了的事實。本地零售與其唉聲嘆氣坐以待斃,倒不如想想如何在當今環境生存吧。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