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時放在場可售的樓花數目不少,便是因為對上兩年新冠疫情因素,各類隔離政策令到經濟放緩,買家置業信心不足,物業交易也因此而大幅減少,積壓了不少可售而未能售出的單位,現在雖復常,不過加息因素讓購買能力打折,舊項目價格不能調整價錢吸客,有待消化。發展商最常見是說如果開到一個價位,整個項目便要蝕錢,寧願不賣等市場慢慢消化,總之維持價格在一定利潤水平慢慢賣;所以自從通關後,發展商必須追數創新局,在訂價上作出調整,新一批貨源較之前價格回落10%至15%,以重新啟動置業意欲,在置業信心回穩的時候出擊,多方面配合下,新盤的銷售便火紅起來。
近月最新推出的兩樓盤都錄得沽清的成績,其中東九龍的項目在閒日晚間銷售,首輪銷售148伙全數售出,而屯門的項目在周六售樓,352伙同樣售罄,在地價步步回落的情況下,千億企業主腦人的思維廣闊、看得遠,計算精明,知道政府庫房要在賣地上取得收入,可能機會平價增加土地儲備,貨如輪轉,相信發展商在上半年的新訂價會十分吸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