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為毛記電視網站。
如無意外,毛記葵涌(1716)應該問鼎今年新股超購王,首日招股已經超購過千倍。一股得道,雞犬升天,毛記未上市,萬華媒體(426)的股價已經炒起,不單止母憑子貴,甚至婆也憑子貴,萬華媒體的母公司世界華文媒體(685)升得仲勁,最高升近四倍。
萬華媒體持有10%的毛記葵涌,世界華文媒體則持有近七成萬華媒體,理論上,萬華媒體的股價比世界華文媒體更直接受惠毛記葵涌的價值釋放。
萬華媒體的質地不及世界華文媒體好,因為過往多次憧憬萬華賣殼,不少街客投機性買入,所以手貨散了少許,也叫做炒過一轉。不過,世界華文媒體則長期成交偏弱,升四倍那一刻,都是講緊千幾萬元資金流入,所以金融市場很有趣,只要有概念,質地不錯的股票,有資金搞兩搞就已經可以成就倍數升幅。
毛記葵涌與長雄證券的背景常被人提出來,未出正式招股文件前,我們只知長雄證券是保薦人角色,也就是幫毛記申請上市搞文件的「奶媽」。現在正式招股文件出了台,才知道原來獨家帳簿管理人和獨家經辦人都是長雄證券。一般來講,保薦人、獨家帳簿管理人和獨家經辦人可以是兩批人搞,分開做文件搞上市的角色和招股分飛的角色。不過,今次長雄卻一條龍包辦整單上市刁,足證肥水不流別人田。這一點,我有自己解讀,但不方便說出來。
長雄證券背後的掌舵人是「大凌張」,大凌張旗下的股票多次「大比例大折讓供股」,也是事實,所以很多人會把毛記上市跟大凌張扯上關係,擔心上市會搞財技、巧取豪奪之類。如果係一般網民、股民吹水,我不怪你;但如果你係財經人都講呢啲,我會勸你獻醜不會藏拙,少丟人現眼。
我當然不會純情到以為長雄證券未來100%不會幫毛記搞供股,但現在是抽新股階段,你都係賭供求而已,睇基本因素無意義,擔心吸血式供股也太快下定論。
一般上市規則對增發股本有所限制,半年可以配股,但不能影響控股地位;一年後禁售期一過,才能更改控股股東地位,到了這時,大家才杞人憂天都未遲。換言之,這半年、一年來,你不必擔心毛記會出甚麼怪招花樣。何況上年港交所(388)出了諮詢文件,增發新股的攤薄效應不能超過25%,你更不用擔心甚麼「十合一,一供十」之類的供股,因為條例不容許這種做法。
都係嗰句,你現在是抽新股,都係見高位沽貨贏錢,不是做甚麼長情股東,太早抹黑長雄證券和毛記只會顯示自己無知。何況好像毛記這類咁本土的公司,不找本地證券行也不知可以找誰了。中資不敢接,外資呢?你點同班在甲級寫字樓涼冷氣的ibankers解釋咩叫「東方昇」、「專家Dickson」?是要幫他們改個英文名「East Rise」,還是「Expert Dickson」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