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港的稅制在國際上可說是獨一無二。(資料圖片)
財政司長陳茂波昨表示,現時討論是否加稅仍言之尚早,會審時度勢了解民情及商界意見,並會考慮國際稅收發展以及本港的競爭力。其實香港的稅制在國際上可說是獨一無二,根本無需要理會國際之間稅務的發展趨勢,反而應該善用簡單低稅制的優勢,固本培元,在外邊增加稅收稅率的同事,吸引更加多國際資金來香港投資。
基本法第108條,香港應該實行簡單低稅制,但究竟怎樣才是簡單低稅制,有人提出不同的見解。但是如果根本地改變現有香港的稅制模式,這就肯定是違反了我們憲法的要求。
好像有些人倡議引入銷售稅或者稱之為商品服務稅,但其實這是向窮人開刀的稅項,基層家庭買一顆蘋果也需要交稅,可能會因此讓基層兒童少吃了生果,對於富貴人家看銷售稅,只不過是過眼雲煙。
施政報告痛定思痛,加快步伐將股票印花稅還原到幾年前的水平,這個由加稅到減稅的過程正好是一個教訓,稅率的改變和稅制的增加都會引發不可遇見的後果,隨時會讓庫房收入減少的同事,影響原有社會運作。
香港曾經努力削減稅項,也帶來經濟增長效益。好像沒有了紅酒稅,香港成為紅酒交易、儲存和融資中心。取消了遺產稅,富豪更加願意將資金存放在香港。不合時宜的酒店房間稅取消了,就讓遊客更樂意在香港多住一兩晚。
筆者成立的107動力是世界纳税人組織香港區的代表,剛剛在法國尼斯參與國際會議,了解到世界各地政府正打算收取數碼稅和碳稅,香港政府實在不應該「學壞師」,不必要被比我們稅制差劣的地方「教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