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一年……」
當2018年最後一個交易日結束後,我發了這麼一條微博。
關於即將過去的2018年,我上周的文章做了一個詞的總結——失望,不過,對於絕大部分A股市場的投資者來說,恐怕「失望」是遠遠不夠的。
我有個朋友的私募產品,淨值從年初開始一路走低,雖然期間還下調過一次止損平倉線,但終究沒能逃脫平倉清盤的命運。據我了解,過去的一年中,類似清盤的私募基金不在少數,而更多的公募私募,平均虧損基本在20%左右。
漫長的一年終於結束了,那麼未來呢?是明天會更好?還是明天更漫長?
在我看來,和以往的熊市不同,今年熊市的形成原因複雜,除了經濟方面的原因,更有以前熊市沒有的非經濟因素,而恰恰是這些非經濟因素,直接導致了市場的中長期信心缺失。
因此,雖然人人都喜歡明天會更好,但就目前的實際情況來看,實在是很難「更好」。
那麼,會更漫長嗎?我情感上又不願意下這個結論,畢竟A股對沖工具奇缺,基本是一個只能做多的市場,如果再來這「漫長的一年」,恐怕受傷的人會更多。所以,我想從一個相對樂觀的角度來看待這個問題:
熊市裡也會有中級反彈。所謂熊市,是我認為除非有超預期的利好,否則,2019年上半年,上證指數恐怕很難逾越2,700點,至於中級反彈,那會出現在向下挖坑之後。
按照外界的傳聞,1月份,中國副總理劉鶴將訪美談判貿易問題,如果這個傳言屬實,那這有可能是2019年第一個值得關注的時間點。
作者為中央電台經濟之聲、浙江衛視及杭州電視台等多家媒體證券欄目特約嘉賓、職業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