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18-09-18 06:00:00

無形的向心力 值幾多錢?

分享:

由於我要硬銷自己的新書《財經演員的自我修養》和《暗黑金融學》,被迫拋頭露面做分享會,接觸不同圈子的朋友。兩星期前,我被一位記者師妹邀請我出席策展人Sampson的沙龍,把酒當歌,人生幾何。跟文青解釋銅臭的資本運作,是一個有趣的體驗。

加密貨幣玩家透過Telegram群組來進行買賣及互通資料。(資料圖片)

加密貨幣玩家透過Telegram群組來進行買賣及互通資料。(資料圖片)


別看輕這類地區小組織,居然凝聚了好幾百人,本身也有一定號召力,《端》前總編張潔平和周保松教授也是座上客。我只是寫財經的小小作家,也聚到幾十人一起喝酒吹水,聽我胡說。


後來我才知道,這類組織跟香港最近很活躍的非建制左翼智庫相熟。建制派喜歡以蛇齋餅粽、灑金錢搞活動去凝聚關注;非建制派資源有限,透過文青方式,以分享會、讀書會散播影響力是幾有效,我自己是幾enjoy的,這類做法也高效。


凝聚到一班人,本身就是無形的資產,跟商業的社群行銷本質也是相若。例如,網台都有線下活動或賣物的生意模式,蕭若元的人民超市是成功的榜樣,聚了聽眾再做商業推銷。聽眾很大機會是翻頭客,容易掌握入貨預算,發揮到成本和數據優勢。


股票也有社群行銷,不過通常是散貨式操作。現在比較常講的加密貨幣屢受打壓,交易平台也有被黑客攻擊的風險,所以P2P式的交易就是另類操作。如何找到加密貨幣的玩家做買賣?很多telegram群組應運而生了,也就是價值所在,大家在裡面互通資料,約定交收流程和傾條件。有時有一些加密貨幣類的項目要找融資,他們會把社群管理當成package一起推銷,一次過把幾個群組跟投資者解說,可見其認真程度。

adblk6


無形的向心力係一種資產,因為凝聚到一班人本身已經有價值。未必一定是商業用途,聚到人做到一個Hub已是很難能可貴。


地產商偶然會邀請我這類古怪定位的人出席活動,有時我很怕地產商的公關自己的政治見解,作家葉朗程曾在電視節目有一個相當精準的見解:公關是代表公司對外窗口,不應滲雜太多自由意志,不應該講太多「我」。


曾經有個公關「她」飯局不停講某些政客壞話,我和同行朋友一頭霧水,不懂應對,也不知她的說話是否間接代表了公司立場。若以公關活動的統籌能力來講,新世界的團隊是最出色的。通常發展商的活動以賣樓、商業元素為主,但鄭公子慣了逆其道而行,藝術行頭,沒有令人難堪的硬銷。正所謂「藝術我識條鐵」,我不算懂得欣賞,但上次帶位做建築的中大文青師兄卻猛話「好正」。他們的活動亦不介意分享人脈,讓不同界別的朋友互相認識,出席活動的人自然不覺很尷尬和難受。這已經凝聚到一個Hub,做到向心力的價值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