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湯去年業績最亮眼的莫過於是生成式AI收入按年增長達103%。(資料圖片)
中國AI龍頭企業商湯(020)剛公佈去年業績,其中最亮眼的莫過於是生成式AI收入按年增長達103%,突破24億元(人民幣、下同),連續兩年倍數增長,成為商湯最大業務,佔集團總收入超過六成。預期將繼續成為未來的主要增長引擎,以及帶領集團轉虧為盈的最大動力,前景可期。
作為AI龍頭企業,集團擁有多方面領先優勢。集團堅持「AI基礎設施 (大裝置)-大模型 (日日新) -應用」三位一體戰略,過去三年持續投入建設並自持全國首個5A級智算中心上海臨港AIDC,以及通過運營模式將算力總規模提升至23,000PetaFlops,增長92%。智算節點覆蓋長三角、粵港澳、京津冀、中西部等重點區域,在IDC《中國智算服務市場 (2024年上半年) 跟蹤》報告中繼續穩居前三名。
此外,在IDC發佈的《2024年大模型應用市場份額》報告中,商湯以13.8%的市場份額排列中國大模型應用市場前三。日日新大模型系列不僅成為國內率先超越GPT 4-Turbo性能的大模型,還率先推出音視頻流式交互功能。日日新5.5性能在SuperCLUE和OpenCompass排行榜名列全國第一,領先Gemini 2.0 Flash-Exp與GPT-4o。值得期待的是,日日新6.0將於4月10日發佈,性能預期可對標Gemini 2.0 Pro,進一步提高競爭優勢。
另外,商湯去年12月宣布完成戰略組織架構重組,建立了新的「1+X」架構,其中「1」是核心業務,由生成式AI與視覺AI(即原來的「傳統AI」)構成;配合「X」的垂直領域生態,包括智能汽車「絕影」、家庭機器人「元蘿蔔」、智慧醫療、智慧零售等。相信可推動業務增長、盈利及財務穩健性,為技術創新提供持久動力。
而旗下生態企業則聚焦各自場景化AI和細分市場需求,充分共享集團的基礎設施和基礎模型建設成果,與各業務之間形成協同效應。加上,各生態企業由獨立的CEO負責業務發展,擁有更靈活的激勵機制和融資通道,能更敏捷地把握市場機遇。於去年底今年初,已有5個生態企業完成對外融資。
說回去年業績,商湯表現持續改善,總收入增長10.8%達37.7億元,毛利率維持在42.9%。隨著推進「資源聚焦」與「效率優化」戰略,管理與銷售費用下降9.1%;虧損淨額縮窄33.7%。於去年底,擁有現金儲備達127.5億元。
DeepSeek面世為AI行業帶來了新一輪沖擊,顯示隨著大模型成本快速下降,為生成式AI迎來了百花齊放、加速落地的階段,繼續推動生成式AI的持續創新。預期商湯將戰略方向與核心領域重新定位,將能更有效把握AI 2.0時代所帶來的機遇,有助實現集團定下於明年轉虧為盈的目標,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