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0-08-31 04:30:00
日報

縮量

分享:

註冊制改革後的第一周,內地創業板市場的投機性明顯增加。

上周一新上市的「十八羅漢」先漲後跌,雖然這18家公司的基本面都乏善可陳,但絲毫不妨礙在前兩個交易日被資金爆炒,從上周三開始又大幅回落,呈現出典型的過山車走勢。如果說新股炒作還算得上是A股的傳統,那麼,可能絕大多數投資者,甚至監管當局都未曾想到,新交易制度居然導致了部分低價垃圾股被惡炒,已經虧損兩年半的天山生物連續4個交易日收於20%的漲停板,上周五被「特停」;堅瑞沃能、中電環保等數家低價股也先後出現兩天以上的連續板。

賺錢效應誘使資金撲向低價創業板,這對於監管而言,其實是件蠻尷尬的事情,管還是不管?管,這好像並不違規;不管,確實太投機了。但不論管與不管,作為存量市場裡唯一可以20%漲跌幅的創業板,估計今後的活躍度都會比以往明顯提升。垃圾股的爆炒,背後反應出當下市場的邏輯缺失,這也引出了上周的另外兩個特點,一是資金在別無選擇的無奈重新轉向消費股,白酒、牛奶、調味品……消費品的多個子行業都在上周出現了大漲,目前大消費的的確定性雖高,但估值並不便宜,因此,高潮之後,也要提防沖高之後的回落。

adblk6

二是縮量,上周五上證綜合指數再上3,400點,但當日成交僅3,794億元人民幣,而前兩次3,400點時的成交量,均值分別在7,000億和5,000億元人民幣之上,量價已成背離之勢,不僅滬指,深圳成分指數也有同樣的窘境,除非本周迅速補量,否則,3,400點以上恐怕難以站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