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及刑事檢控的事件不會講也不懂講,只想就今年證監會DQ個別股票的行動提出幾個簡單問題。
所謂老千股或妖股,套用某大報社論的定義,就是「小撮人利用監管制度盲點,透過財技將股價舞高弄低」的股票。這類細價股大上大落,一般保守的投資者不會接觸,敢買的主要是企圖在刀光劍影間獲利的投機客。贏錢固然高興,輸了錢是自投羅網與人無尤。
證監會DQ的最大理由是保障投資者利益,以防買錯老千股中伏,維護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
先不論投資不慎是否政府要管的事,DQ股票是否違背了保障投資者的目的?睇好某隻股票不幸遇上DQ,損失慘重不在話下,持有相關的股票,在DQ的威脅下也會大跌。眼光奇佳知道某隻股票靠不住,沽空等跌價收錢,誰知遇上停牌一年半載蝕本收場。
冇王管的大上大落跟DQ的突然死亡,哪一種情況對投資者的傷害較大?還是證監只想保護某一些投資者?
DQ股票的另一個特色,是引用的條例相當模糊。何謂業務不足?沒有明確定義,公眾只見到證監的判斷。判斷有多準確,誤中副車的機會有多高?不知道。
從監管的角度來說,限制公司某些損害投資者的行為(如供股配股折讓比例),會否更有效打壓老千股之餘又不會傷及無辜?
DQ準則不明帶來的不確定性,既為計劃上市的公司增加變數,也為投資者帶來多一重顧慮。David Webb的「謎網50」是個好例子。一方面政府官員極力否認證監是「照單執藥」,一方面時間上未免有點太巧合。更有趣的,是證監DQ行動明顯左傾:「謎網50」圖中左邊的公司首先中招,位置偏左的股份也明顯下跌。也許是圖表依重要性排列,也許是碰巧跟DQ行動一致,只知道投資者要估證監會否繼續像六合彩般由左至右排列,也要猜度證監會否為洗脫嫌疑暫以網外的公司為目標。
若果過一排,David Webb推出新版「謎網100」,手持股票榜上有名又點算?一個獨立投資者的言論分析足以(疑似)左右證監的行動,對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形象又有甚麼影響?
歸根究柢,金融監管要講求成本效益,證監會有責任解釋為何DQ比其他方法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