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二手市道相當疲弱,十大指標屋苑過去幾個周末都只錄得零星成交,交投活動續於低位橫行。一手市場方面,縱有個別新盤因貼市開賣而錄得可觀入票量,但缺乏大型盤源持續應市下,始終未能形成氣候,驅動不了整體樓市。而早前鬧得滿城風雨的一手上會問題,源於有個別新盤的第二期價單減價開賣,或有機會拖累早前第一期貴入貨的單位估值,從而影響辦理中的上會審批,相關憂慮依然纏繞市場,令部分小業主仍難安寢。
從物業估價角度看,市場變化無可厚非,反映客觀事實的物業估值亦不會永遠只升不跌或者一成不變。發展商按疫後市況調整減價促銷,無疑對早期貴價入貨的單位構成一定壓力。若然銀行或者估價行相應下調早期買入單位的估值,買家就有機會因估價不足而需要額外抬錢上會,影響可謂深遠。可幸的是,物業估價從來都不是一個絕對值(absolute amount),而是一個經過精密計算、綜合多角度考量的專業意見,於一個可接受的估算範圍內,它都可以是個合理的物業估值。這次估價行對呎價13,000元至15,000元區間都能提供十足估價倒是一個實例,但若然呎價大幅超出合理水平就真的愛莫能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