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連續下跌4個月,恒生指數共失掉7,172點,累計跌幅33%,恒生科技指數跌幅更大,4個月累計下挫41%,科技股仍是拖低大市的一大板塊。但恒指踏入11月首個交易日曾急升近千點,昨天亦延續升勢,雖然昨午因為八號風球提早收市,但收市仍有371點進帳,報15,827點 ,成交亦破1,000億元。究竟這兩日的升市能否令大家對後市及股份回復信心?
其實,恒指單在10 月份已下跌15%,與美國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升12%,成強烈對比。港股後市表現仍要視乎美國聯儲局未來加息幅度及取向,若美元繼續偏強,以及美債息持續上升,對新經濟股仍有壓力。
另一方面,重磅互聯網平台股騰訊控股(700)、美團(3690)、阿里巴巴(9988)及京東集團(9618)將陸續公布第三季業績。筆者焦點仍是受整改影響較大的騰訊及阿里巴巴業績,由於整改已進行了一年以上,業務調整及盈利是否已反映在業績及股價身上,市場普遍預期騰訊未來盈利只會回復平穩增長,若公布業績陸續反映這個方向,反而有助投資者評估其估值,在投資決策方面亦較容易。但南非股東Naspers減持的陰影對股價仍是一大障礙,預期短期股價反彈兩成,在240元出現阻力。
阿里巴巴整改業務較複雜,在盈利逐步回穩較難預測,但盈利倒退可望逐步收窄,騰訊、阿里巴巴等四大互聯網平台股均不宜高位追貨,反而股價若進一步上升,可考慮減磅。由於美國利率何時見頂,仍視乎聯儲局在這一輪的加息對壓抑通脹的效果,加上環球政治經濟局勢複雜,港股11月份走勢較反覆,但年內試14,000點以下的機會甚高,現階段升市只能視作反彈。
除了大市之外,個別股份亦因為陸續公布第三季業績股價表現各異。友邦保險(1299)公布截至今年9月底第三季業績,期內按固定匯率計算新業務價值較去年同期升7%,新業務價值利潤率58.1%,跌0.3%,總加權保費收入增長2%,達86.56億美元。數據反映第三季業績較第二季改善,東盟市埸的業務表現強勁,加上銷售團隊生產力提升,均支持新業務價值回復增長,內地及香港新業務價值亦錄得增長。目前關鍵在於內地業務會否進一步因為防疫措施寬鬆而按季逐步回升,集團股價早前亦受內地新冠肺炎疫情、內地及香港經濟放慢影響保單銷售,股價由第三季初的高位回落31%,與恒指跌幅相近。估計短期在70元將面對明顯阻力,若內地有明顯防疫寬鬆措施,股價才可望突破再上。
作者為駿達資產管理投資策略總監、她本人沒有持有相關股份 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