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經濟數據如失業率等有明顯改善,加上新冠肺炎疫苗或第四季面世,美股續創新高。同時避險的金價仍處高位,似乎對美元擔憂揮之不去。近日有傳聯儲局將把短期利率,在未來5年維持在零厘,冀可增加透明度,刺激市場預期,令通脹重回正常甚至略高於2%的一般目標。6月時聯儲局會議紀錄已清楚顯示委員相信兩年內難以加息,但若一舉把利息壓5年,則會增加額外風險。
首先,正如上述,美國經濟開始回復正常,從企業破產宗數看,今次疫症打擊即使巨大,但未必較08年金融海嘯嚴峻,專家門對復甦速度或過分悲觀。若疫苗有效,明年底或2022年首季,經濟已有望重回今年初水平,故低息很可能成功令通脹在年半後大升。當然,這要撇除中美爆發金融及貿易戰的風險。另外,高透明度雖好,但市場初時卻會一面倒計入5年低息的影響於資產價格內,一旦通脹真的回升而令人懷疑加息可能,資本市場便會面對極大波動。長期奉行零息的發達國家,有日本的前車可鑑,但美國經濟活力遠高於日本,故此貨幣政策不太可能長期不變,投資者應小心未來物價的波動。
作者為中原證券及資產管理執行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