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
2020-08-21 04:30:00
日報

聯儲局通脹目標新玩法

分享:
聯儲局通脹目標定為2%。(資料圖片)

聯儲局通脹目標定為2%。(資料圖片)

新冠肺炎疫情、制裁講得太多,今天換個題目,跟大家說一個比較技術性的話題。由2012年正式宣布開始,美國聯儲局一直有個2%的通脹目標,計法是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PCE按年的變化。事與願違,8年來通脹一直偏低,大部分時間都低於目標,自從疫情爆發,通脹更跌至不足1%。

如無意外,聯儲局即將會宣布一套新的貨幣政策框架,其中包括改變通脹目標的計法。

聯儲局現時的玩法,是「悟已往之不諫」,聯儲局只會盡力達標,將通脹拉近2%,過去有落差是過去的事,不會影響今天的決定。市場盛傳會採用的新玩法,是「知來者之可追」,將目標改為過去一段時期的平均通脹率,而不是最新的通脹率。

比如說,現在經濟遇上疫情,通脹遠低於2%,聯儲局又零息又QE,面對低通脹仍是無可奈何。疫情過後,根據現時玩法,聯儲局只會等通脹重回目標,但計的是平均數的話,由於經過了一段日子的低通脹,所以疫情過後就要以超標補救,讓通脹超越2%,這樣平均通脹率才能接近目標。

舉個簡單例子。假設去年通脹2%達標,今年遇上不測跌至1%,明年經濟回復正常,聯儲局讓通脹回到2%就可以了。以平均去計的話,明年聯儲局就要更積極「刺激經濟」,讓通脹升至3%,這樣平均數才能回到2%的目標。

再講得淺白一點,比如你有個減肥計劃,每日只可以吸取某個水平的卡路里,但有幾日你的生活太多姿多采,食得太多。一個做法,是忘記過去,狂野過後回復正常;另一個做法,是在事後食得特別少,以捱飢抵餓去補救過失。

adblk6

現時聯儲局面對的困境,是低通脹導致低通脹預期,而由於消費者、生產商都預期通脹低於目標,其行為到頭來又為通脹造成下降壓力,兩者互相影響,令目標愈來愈難達到,聯儲局愈容易在零息位置上「卡住」。新玩法之下,消費者和生產商相信聯儲局會將功補過的話,理論上會拉高通脹預期,離開零息多一點,增加貨幣政策的靈活性。

從投資者角度看,採用新做法是利好消息。疫情令通脹低至百分之零點幾,如是者維持一年半載,聯儲局為了補數,將會在疫情過後「矯枉過正」,繼續維持零息和QE之類的政策,任由通脹升溫超越2%一段時間,直至平均數回到目標為止。

新玩法還有一個不容易決定的重要細節:平均通脹要計多久?計得太短跟現在沒有分別,計得太長又會令聯儲局綁手綁腳。若果新玩法成事,我估計平均計的時期是一至兩年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