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神畢菲特有一句名言:「潮退後才知誰沒穿泳衣」。市況波動下,料資金換馬至較具防守性行業及高息回報的股份。
受惠於穩健的盈利,香港電訊(6823)年初至今的總回報跑贏MSCI亞太電信指數。集團2017年持有人應佔盈利上升4.3%至50.97億元;每單位基本盈利67.34仙,經調整資金流後為64.87仙,增長5%;中期分派28.12仙,末期分派36.75仙,全年分派64.87仙,集團把調整後盈利全數分派。期內,集團總收益按年減少1.7%至332.58億元,毛利率按年持平在57%;EBITDA上升2.5%至129.97億元。截止12月底,每月每戶平均收入(ARPU)由233元微跌至232元。市場關注流動通訊減價戰。流動通訊業務經營溢利則上升4%至57.57億元,客戶達321.7萬名,按年增長3%;於2017年的客戶流失率亦由2016年的1.3%改善至1.1%。
集團核心業務主要來自固網、寬頻及流動電訊三部分。目前集團分別以3個品牌營運其流動通訊服務,包括股務高端客戶的1010,大眾市場的CSL和股務價格便宜的客戶Sun Mobile。另外,集團亦宣佈為5G流動通訊科技作商業用途成功進行測試,加上與支付寶香港電子錢包(AlipayHK)合作,前景穩定。預測2018年及2019年盈利按年增長率分別為2.5%及2.3%,預測巿盈率為14.2倍,息率逾6厘,料未來三年每股派息年均複合年增長率約為25%,長線有一定防守性。風險包括行業競爭維持激烈,電訊業的價格戰或會令短期股價略有波動,故宜分注吸納。麥嘉嘉為證監會持牌人,並無持有上述股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