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港大研究團隊發現,如果經靜脈注射接種mRNA疫苗,有可能導致心肌炎或心包炎。所謂的心肌炎(英文︰Myocarditis/Inflammatory Cardiomyopathy)便是心臟的肌肉發炎,雖然這些都是罕見的疫苗副作用,但大家也應該先認識相關的症狀,萬一遇上相同的情況,亦可以及早求醫,減低對心臟的傷害。
心肌炎症狀易與感冒/腸胃炎混淆
患上心肌炎,起初會有咳嗽、喉嚨痛、發燒、嘔吐、腹瀉、肌肉痠痛等表徵,與感冒和腸胃炎其實十分相似,或會令人混淆。由於心臟肌肉發炎會令泵血功能下降,氧氣輸送受阻,大大影響患者的運動量,可能上落一、兩層樓梯已氣喘如牛。另外,亦有可能出現手腳水腫、面色蒼白、冷汗等表徵。心臟方面可能會有心跳不規則、心悸、胸悶胸痛等,情況嚴重甚至會休克、猝死,所以出現症狀的話必須立即求醫。
相關新聞:打針|靜脈注射、肌肉注射有咩分別?
嚴重心肌炎要換心
治療方面主要因應嚴程度和致病原因而定,常用的有血管張力素轉化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等,以減低心臟的負荷;有需要時或使用類固醇減輕炎情況。如果心肌炎由細菌或病毒引起,便需要抗生素或抗病毒藥。情況較嚴重的話,有可能要暫時性植入心臟起搏器防止情況惡化,但如果心臟損傷嚴重,便可能要考慮心臟移植作治療。
避免注射疫苗到靜脈
早前港大團隊在醫學期刊發表報告,指接受靜脈注射疫苗的小鼠,其心臟在24至48小時內出現明顯的心肌炎和心包炎,在14日後接種第二針之後,對心臟造成的損傷更嚴重,包括細胞浸潤、細胞死亡及心包鈣化等,小鼠血清的肌鈣蛋白水平也有升高。但接受肌肉注射的小鼠就沒有這些副作用,血清肌鈣蛋白水平與接受注射生理鹽水的小鼠相似。研究團隊建議注射同類技術的疫苗時避免注射到靜脈,注射部位由肩部肌肉改為大腿肌肉的外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