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已故政壇元老杜葉錫恩,港人最深印象是她操得一口流利的粵語及普通話,多年來一直服務香港和為基層爭取權益。除為民請命外,她深明知識改變命運,上世紀五十年代成立當時罕有以基層學生為主的學校——慕光英文書院。杜太離世7年,校方將她故居改建成杜葉錫恩紀念館,紀念館將於今日開幕。館內展示她的政績及昔日競選物品,亦開放她在世時的辦公室及休憩平台予公眾參觀。
攝影:何美澄
杜葉錫恩為港英政府時的兩局議員,六十年代開始不斷力爭香港要成立廉政公署,及至港督麥理浩到任後,於1974年成立;她1995年獲得中國政府委任為港事顧問。閃爍的政績以外,她亦是著名的教育工作者,與杜學魁和戴中創立慕光英文書院,為五十年代香港清貧子弟提供教育機會。書院於1954年成立,因希望盡快讓學生有學習機會,在校舍落成前,不惜架起帳篷設立臨時校舍。慕光英文書院於1972年遷至功樂道55號,與現時學校營運方式不同,當時不少學校均設立宿舍,而杜太居於校舍的6樓。
杜太於2015年以102歲高齡離世,校方於2019年計劃為她成立紀念館,將她故居改建成紀念館,並於今年竣工。紀念館分為4部分,其中一部分同為書院的校史館,甫踏進紀念館,便可一覽書院的校史及里程碑,同時展出書院多年收藏,包括「三圈牌」捲尺等的懷舊教具,並展出杜葉錫恩丈夫杜學魁的教師執照,參觀者可從書院的校史中,一探當年香港的教育。
第2至4部分展示她政績、她辦公的書房,以及曾可觀賞維港煙花的休憩平台。其中平台亦成為她為學生補習、與學生聊天的「教室」。而杜葉錫恩離世後,她的秘書一直將書房保持原貌,包括由國學大師饒宗頤送給她的墨寶、前特首董建華簽名的臨時立法會合照等,而她的辦公桌、書櫃及她閱讀的書籍,亦原封不動地放於辦公室。
杜葉錫恩的斐然政績,包括向港督麥理浩倡議成立廉政公署反貪、收集逾2萬個市民簽名抗議天星小輪加價等,亦將連同當年的黑白舊照,於展館內展出。而她於九十年代競選市政局及立法局的宣傳肩帶亦於館內展示。
杜葉錫恩五十年代起幫助多名基層人士爭取權益,紀念館成功集資100萬元。慕光英文書院現任校長梁超然指,為興建紀念館籌款時,吸引大量匿名人士捐款,相信不少是曾接受過杜太恩惠的人。他續指,學校於2012年起轉為直資學校,屬「平民直資」,每年學費僅2千元,但亦有六成學生無能力繳交學費。他坦言雖然書院的教師的待遇與一般津校老師相比,有點差距,但老師們都不介意,只望為慕光做一點有意義的事,當中更有10名老師因為杜太至今留校工作多年。今年是慕光英文書院65周年校慶,今日舉行校慶暨杜葉錫恩紀念館暨校史館揭幕禮。紀念館下月起接受公眾以個人或團體單位透過熱線預約參觀,逢周六開放三節時段予公眾參與。
杜葉錫恩的斐然政績,包括向港督麥理浩倡議成立廉政公署反貪、收集逾2萬個市民簽名抗議天星小輪加價等,亦將連同當年的黑白舊照,於展館內展出。而她於九十年代競選市政局及立法局的宣傳肩帶亦於館內展示。
杜葉錫恩五十年代起幫助多名基層人士爭取權益,紀念館成功集資100萬元。慕光英文書院現任校長梁超然指,為興建紀念館籌款時,吸引大量匿名人士捐款,相信不少是曾接受過杜太恩惠的人。他續指,學校於2012年起轉為直資學校,屬「平民直資」,每年學費僅2千元,但亦有六成學生無能力繳交學費。他坦言雖然書院的教師的待遇與一般津校老師相比,有點差距,但老師們都不介意,只望為慕光做一點有意義的事,當中更有10名老師因為杜太至今留校工作多年。今年是慕光英文書院65周年校慶,今日舉行校慶暨杜葉錫恩紀念館暨校史館揭幕禮。紀念館下月起接受公眾以個人或團體單位透過熱線預約參觀,逢周六開放三節時段予公眾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