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腦分析參與實驗人士的腦電波後,在屏幕上打出他所想的字句。(互聯網)

研究人員在實驗人士的腦部植入電極裝置,並連接電腦。(互聯網)

團隊希望系統日後可助癱瘓人士更容易與他人交流。(互聯網)

參與是次研究的人士,因中風癱瘓,平日靠特製帽子打字溝通。(互聯網)
美國加州大學三藩市分校神經外科專家Edward Chang領導的團隊,成功把一名癱瘓、喪失說話能力人士的腦電波,轉化成文字,令其毋須郁動亦可與他人溝通,是全球首例。
Chang的團隊研發了一套「言語神經義肢」(Speech Neuroprosthetics),透過分析涉及控制聲道、嘴唇、顎骨及喉頭協力發出元音及母音的腦電波,幫助使用者在屏幕上「說出」想講的話。一名三十多歲、15年前因腦幹中風而癱瘓的男子參與實驗,他只剩頭、頸及上身非常有限的活動能力,平日須靠一頂設有小棒的帽子,點擊輕觸式屏幕來打出想說字句。
研究員在他的腦部表層掌管說話的位置,植入電極裝置,然後教導電腦學習他想說的常用字,包括「water」(水)及「good」(好)等,直至系統能分辨50個字並構建出逾1,000個句子,才進入下一步實驗。
最終結果可見,參與實驗的男子被問到「How are you today?」(你今天好嗎?)或「Would you like some water?」(你要喝點水嗎?)時,他思考後約3至4秒,屏幕便逐步顯示出「I am very good」 (我非常好)或「No I am not thirsty」(不,我不口渴)答案。團隊指系統每分鐘可解讀18個字,配合自動修正功能(auto correct),解讀準確度可達93%,冀進一步改良系統速度、準確度及詞彙量,以及加上電腦發聲,未來將招募更多志願人士參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