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的衛生福利部門上月要求當地醫院加強落實區域聯防機制,希望紓緩急症爆滿問題。(網上圖片)
台灣的醫院急症室經常爆滿,當地醫護界早前形容已達到前所未有的嚴重程度。有病人家屬曾經在台北的醫院急症室等候兩天才有床位,形容急症室人滿為患,所有醫護人員都在忙。有家屬表示,台灣民眾凡身體有毛病,普遍都會選擇到醫院急症室求醫,覺得醫療質素較有保證。
薪酬待遇偏低及過勞等問題令醫護人員大量流失
台灣醫療工會聯合會秘書長高若想指出,醫院長期人手不足,由於薪酬待遇偏低及過勞等問題,令醫護人員大量流失。以護士為例,今年二、三月便有約700人離職,醫院因人手不足被迫關閉一些病房。她說很多醫療人員感到疲累及失望而轉行,也有護士轉到小型診所,雖然薪酬下降但工作量較少,亦不用輪班。
工會希望當局嚴格執行醫院「三班護病比」的新制度,亦即是日更、夜更及通宵更的三更護理人員和病人數目,要按合理比例。
台灣年輕病友協會則期望提升護理人員的待遇,同時落實分級醫療制度,將輕症病人分流到診所就醫,大醫院用以處理真正的急症重症。
台灣的衞生福利部門重申,醫院護理人員的薪酬及職場環境仍有不少改善空間,當局會努力挽留護理人員;呼籲民眾遇到任何健康問題,應先到社區診所處理,爭取治療時效,並緩減急症室擁擠,落實分級醫療制度。
原文刊登於 香港電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