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六號」完成世界首次月球背面採樣任務!為何這如此重要?任務總設計師在記者會上表示,月球正面背面光是土壤質地就不同,也因背面擁有巨大撞擊坑,有助瞭解太陽系、甚至是地球的早期地質演化歷史。
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擊盆地
據《央視》報道,27日下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嫦娥六號」任務總設計師胡浩表示:「我們在採樣過程中就感覺月球背面和正面的月壤不太一樣,正面的月壤比較細膩、鬆散,背面的狀態似乎不太一樣,所以我們有更高的期待,希望科學家們有新的發現。」
「嫦娥六號」任務副總設計師李春來接着說,「嫦娥六號」選擇着陸在月球背面的「南極-艾特肯盆地」東北部阿波羅撞擊坑邊緣,其實別有用心。他解釋:「『南極-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上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擊盆地,研究這裡的地質構造、物質組成和演化歷史,有助於瞭解月球,甚至地球早期的地質演化歷史。」
地貌有明顯差別
李春來表示,以往採集的樣品,我們只認識到半個月球。「嫦娥六號」採樣點位於巨大的撞擊盆地,它受到早期撞擊事件的拋射,很可能可以挖掘到深部物質,還有可能採集到月球深部甚至月幔的樣品,將為研究月球內部物質成分提供寶貴資料。
選擇在背面着陸採樣,能夠實現科學研究的重大突破,也推動月球探測技術的進步,體現出「嫦娥六號」任務的多重意義。
作為距離地球最近的一顆天體,月球總是被當作探索的第一站。但其實月球並非渾圓的天體,隨着蘇聯「月球3號」拍攝的月背影像曝光,就讓大家意識到月球背面與正面的地貌特徵,有明顯的二分性。因為正面雖然也會坑坑窪窪,但卻分布大量的月海。但背面大部分地區卻是「高地」,撞擊坑顯得尤為密集。
文章授權轉載自《中天新聞網》,按此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