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經常為大家的生理、心理、婚姻、子女、工作、財務、養老甚至政府政策規則、國家大事等等操心,但所作出的建議不時被罵「離地」。近日一位專家發表的言論,卻引起不少網民熱議,稱讚「說的甚得我心」、「挺接地氣的」、「話糙理不糙,有道理」。
內地數字經濟智庫副院長儲殷教授語出驚人,日前在微博上載影片,稱「成年人有權做個廢物」。他表示,我們不希望孩子是廢物,是因為他們還有未來,要多讀書、多成長,但「你過了35歲以後,我告訴你,做廢物還是挺舒服的」。
專家:人到中年 再壯懷激烈也要明白一生或已定型
他認為,中年人要安於做個廢物,因為人到中年,「你就會知道那是個生活方式的選擇」,而「莊子就說過,我是願意做一隻被放在祭壇上已經沒有生命的烏龜殼,還是願意做一隻快樂的在泥地裡打滾的豬啊?當然是做豬快樂了」。他又稱,人到中年,「你再壯懷激烈,你也要明白,你這一生很大程度上定型了。你不是曹孟德,不是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你不是了,你可能就是這樣了,那咋的?不活了?」
專家:老年人不要因為自己是廢物而心懷慚愧
他又認為,到了老年,也不要因為自己是個廢物而心懷慚愧,因為人老了、沒用了,都是正常的,「你老了沒有用,不用任何不好意思的……老了沒用就沒用了嘛」。
網民:成年人要逐漸接受自己平凡甚至平庸
網民紛紛表示,「難聽是難聽,但真的是大實話!但,不到年紀,體會不到」、「我覺得沒啥不可以,我就是個廢物。活的也挺好」。有網民再演繹其發言,稱「到了年紀,沒辦法改變命運,就只能躺平了」、「就是躺平後的快樂」、「年少輕狂是燃,人到中年多躺」、「成年人就是要逐漸接受自己的平凡,甚至平庸」。
還有網民指出,「只想說既然做了廢物,也就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一邊做廢物一邊還覺得自己賊厲害,就像我爸一樣」,並有網民認為,「名字是叫廢物,其實我這個『廢物』月月滿勤,按時上下班,認真完成工作,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消費,只是不想內捲就變成了別人嘴裡的『廢物』」。
網民:若人人都這麼想 整個社會將死氣沉沉
也有網民批評,「如果人人都這麼想,那整個社會就會死氣沉沉」、「上有老下有小,怎麼當廢物?」、「難道過了35歲就沒有未來了嗎?國外50歲還有讀書的,一切皆有可能」、「我感覺他是在陰陽怪氣網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