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9-05-02 12:00:00

【浸大發明新納米材料 提升藥物純度減副作用】

分享:
黃陟峰博士(左二)和梁湛輝博士(左三)的研究團隊聯手研發出世界首創的功能納米材料塗層提升藥物純度。

黃陟峰博士(左二)和梁湛輝博士(左三)的研究團隊聯手研發出世界首創的功能納米材料塗層提升藥物純度。

在藥物研發過程中,科學家要從有機化合物中提煉出具療效的手性分子,往往效率低而成本高。香港浸會大學物理系和化學系學者,最近就研發出世界首創的功能納米材料塗層,可於5分鐘內檢測到藥物分子中的有用組分,有助能提升藥品純度,以製造有效治療特定疾病而又不會帶來副作用的藥物。

帶有「手性」的藥物分子
原來藥物分子多數由有機化合物所組成。在一般情況下,藥物分子都帶有「手性」,即同一分子帶有「左手性」和「右手性」兩種性質,而兩者的分子組成一致但左右對稱,就如人的左手和右手,兩者亦具有不同的物理及化學性質。例如抗炎藥「萘普生」,其中一種手性分子能用於治療關節炎疼痛,相反其另一對稱手性分子會引致肝中毒。負責主導研究的浸大物理系副教授黃陟峰博士指出,在藥物研發過程中,能靈敏地判別出正確有用的手性分子變得十分重要。然而在傳統的普通藥物裡,通常包括了一半左手性及一半右手性的混合物,或稱「外消旋混合物」。這種混合物的生產成本相對較低,不過藥效同樣較低,而在某些情況下更會引致人體產生毒性副作用。

adblk6
在手性納米顆粒表面,分子通過特殊的吸附方式,使分子的光學活性增大了近10倍。

在手性納米顆粒表面,分子通過特殊的吸附方式,使分子的光學活性增大了近10倍。

納米銀粒子的材料塗層
由於一般藥物分子十分微小,黃陟峰博士指以現有的技術,很難通過光學方法準確而靈敏地進行監測,而且耗時長。今次浸大團隊設計,由特定手性的納米銀粒子所組成的新納米材料塗層,就能把所檢測的手性分子的光學活性信號放大,使監測靈敏度提升超過10倍,可把分辦藥物手性分子的過程加快並提高準確性,而且成本更低。他補充,「這項納米材料研究的突破是用簡單、單步製造的方法,在5分鐘內準確檢測目標藥物分子。」研究團隊的最終目標,是能提供一個快速方便的檢測平台,予科學家用以鑒定所合成產物的光學手性純度,以減低藥物製造過程中產生對人體有害的副產物。

此項新發明的技術能應用於藥物研發、生產、品質控制,以至環境檢測。研究論文《手性納米粒子誘導增強手性分子的光學活性〉》已於《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期刊上發表。

【限時激減】800 amFUN 2盒!1200 amFUN 4盒!

新谷酵素益腸活酵素限時激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