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12-02 07:30:00

【炎陣以待】炎症性腸病三大治療目標 抑制炎症 腸道黏膜癒合 減大腸癌風險

分享:

「炎症性腸病」(IBD)是慢性腸道疾病,過去20年間新增病例上升30倍,並且呈現年輕化趨勢,原因可能與飲食及環境中的致敏原有關;有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表示,應對IBD須維持良好穩定的治療依從性,務求達至炎症消失、腸道黏膜癒合的終極目標,藉此減低患上大腸癌的風險。

IBD病例每年持續增加,估計現時約有5至6,000名患者。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醫生陳偉聰認為,飲食及接觸致敏原等因素或導致病發率上升;而另一方面,隨著港人健康意識提高,臨床上亦有愈來愈多個案是在出現持續肚瀉及大便出血時,主動求診而被確診IBD。

adblk6

IBD增腸癌病發風險

任職乒乓球練的浩賢(化名),健康狀況一直良好,直至數月前他開始出現持續性腹痛及肚瀉,亦感到體力大不如前,面色也變得蒼白,擔心下主動求診,經檢查後證實患上IBD,而體力下降及面色蒼白的徵狀,則是由於大便出血而引發的貧血現象所致。

陳醫生指,過往不少患者遇到類似情況時,常認為是痔瘡或其他腸胃病所致,結果耽誤了IBD病情,呼籲市民如有持續肚瀉情況1個月或以上,應及早接受檢查,找出背後成因,因為IBD若未及妥善處理,原來可增加癌症風險。

陳醫生解釋︰「腸道內長期活躍的炎症反應會增加黏膜病變風險,這班患者患上大腸癌的機會比一般人高2至5倍,盡早確診與治療,目標是壓抑炎症反應,讓腸道黏膜痊癒,減少因病變引起之細胞變異機會,患癌及出現其他併發症的風險也會隨之而下降。」

持續用藥減病變機會

要達至這個終極目標,需要持續接受藥物治療。陳醫生說,單靠一個療程而完全治癒的IBD個案不足2成,特別是發病時,體內炎症因子異常活躍,必須透過高劑量藥物把其迅速抑制,繼而改用低劑量藥物控制,達至黏膜癒合。他補充,超過一半患者使用一線口服氨基水楊酸類藥物已能達至這個目標,並會因應發病位置,選擇用藥方式,例如肛門栓劑。

adblk7

不過IBD患者要明白,即使用藥後2至3個星期徵狀有所改善,也非代表痊癒。陳醫生說,患者須定期覆診,建議接受療程1年後接受大腸內視鏡檢查,觀察腸道情況,確認黏膜是否癒合;療程期間的臨床評估、抽血化驗發炎指數,以及檢查糞便鈣衛蛋白等,也能協助評估整體病況,調節治療方案。

陳醫生補充,有效的IBD診治方案固然令人鼓舞,但此症屬慢性腸道疾病,需長期跟進治療,他建議患者選擇到公或私營醫療系統接受治療時,可儘量在自身病情進度及經濟情況中作出平衡︰「私營醫療系統有助於診斷早期發病及病情反覆IBD患者及早得到治療,而公立醫院的系統支援則較強,適合病情穩定的病人作長期跟進或嚴重病患者,當然輪候時間亦相對較長。」

adblk8

陳醫生提醒患者,炎症性腸病的診斷與治療有不同方法,各有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按個人身體狀況、病徵及承擔能力等,與主診醫生詳細討論,選擇最合適的治療方案。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陳偉聰醫生

腸胃及肝臟科專科陳偉聰醫生

🎁 amJetso送新西蘭天然礦泉水Oravida盒裝10L ,立即開APP玩👇 👇

amJetso送新西蘭天然礦泉水Oravida盒裝10L ,立即開APP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