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研究發現,隨著年齡增長,腸道中惡菌會釋出有毒分子,誘發血管炎症和氧化應激。(互聯網圖片)
為什麼隨著年齡增長,血管會自然變硬和退化,從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的研究團隊,竟然從人類的腸道中找到答案!發表在《Journal of Physiology》,研究作者綜合生理學系博士Vienna Brunt表示。「針對腸道微生物組,隨著人體衰老對血管健康產生不利影響的研究,發現隨著年紀愈大,腸道中的惡菌會誘發血管退化變硬。」

研究作者,美國科羅拉多大學波德分校綜合生理學系博士Vienna Brunt。(互聯網圖片)
壓抑微生物組令血管回復健康
研究人員為幼鼠和老鼠分別注射了廣效抗生素,以殺死腸道中的微生物群,然後評估血管內皮的健康狀況和大動脈的僵硬程度。團隊亦同時為兩組老鼠測量了炎症化合物、組織損傷自由基、血管擴張化合物一氧化氮的血液水平。待三至四個星期後,發現幼鼠的血管狀況並無任何變化,反而老鼠的血管健康回復至年輕幼鼠的水平,這表明微生物群會引起血管問題。研究人員隨後比對兩組老鼠的糞便樣本,發現老鼠含有以沙門氏菌為主的致病「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和促進發炎的「脫硫弧菌屬」Desulfovibrio。另外他們也測量了兩組老鼠血液中的代謝物,發現老鼠體內跟動脈粥樣硬化有關的氧化三甲胺(簡稱:TMAO),含量比幼鼠高3倍。參與研究Integrative Physiology of Aging Laboratory的Doug Seals教授就估計,隨著年齡增長,腸道微生物群開始產生有毒分子,包括進入血液的TMAO,誘發血管炎症和氧化應激。
研究人員強調為了血管健康,並不鼓勵使用抗生素來連帶益菌一起殺滅,因此團隊同時研究一種存在於一些橄欖油、醋和紅葡萄酒中,名為「二甲基丁醇」Dimethyl Butanol化合物,可以阻止生產TMAO所需的細菌酶,期望開發成補充劑,以預防心血管疾病。
(來源:University of Colorado Boulder)

團隊同時研究一種存在於橄欖油中,名為Dimethyl Butanol化合物,可以阻止生產TMAO所需的細菌酶。(互聯網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