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9-03-18 12:00:00

【非活性成分】美9成以上口服藥含至少一種致敏成分

分享:
布萊根婦女醫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共同研究發現,原來美國90%以上常用處方藥中,都含有至少一種能引起不良反應的成分。(互聯網圖片)

布萊根婦女醫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共同研究發現,原來美國90%以上常用處方藥中,都含有至少一種能引起不良反應的成分。(互聯網圖片)

有沒有想過臨床醫生為病人處方的口服藥物,有機會導致患者出現不良反應!原因並不是醫生開錯藥,而是藥物中的「非活性成分」Inactive Ingredients,竟然暗藏致敏成分!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和麻省理工學院共同研究發現,原來美國90%以上常用處方藥中,都含有至少一種能引起不良反應的成分。這些本身用來幫助吞服吸收、改善味道和延長保質期的「非活性成分」,原來含有乳糖、花生油、麩質或食用染料,對於有過敏人士會增加腸胃問題風險。今次研究已發表在《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上。

研究靈感來自真實個案
之所以會進行這個研究,腸胃病學家C. Giovanni Traverso指出,靈感來自一個真實個案,醫生為一位乳糜瀉Celiac Disease患者-一種來自麩質所引起自身免疫反應的腹瀉疾病處方藥物,沒想過口服藥的非活性成分竟含有麩質。「我們想要了解這個問題,並深入研究世界各地數千種藥物的非活性成分。」一般而言,這些非活性成分被添加到藥物配方中,並不會影響治療成效。而團隊分析了42,052種口服藥物中,含有354,597種非活性成分的數據,發現有38種非活性成分,經口服接觸後會引起過敏症狀,而92.8%藥物中,就含有至少一種上述的非活性成分。
 

adblk6
本身用來幫助吞服吸收、改善味道和延長保質期的「非活性成分」,原來含有乳糖、花生油、麩質或化學染料,對於有過敏人士會增加腸胃問題風險。(互聯網圖片)

本身用來幫助吞服吸收、改善味道和延長保質期的「非活性成分」,原來含有乳糖、花生油、麩質或化學染料,對於有過敏人士會增加腸胃問題風險。(互聯網圖片)

45%含乳糖、33%含食用染料
經過研究人員的詳情分析後,報告出大約45%藥物含有乳糖,33%藥物含有食用染料,0.08%的藥物含有花生油。團隊認為吸收這些致敏成分,對某些人士會引起呼吸、出疹、腸胃道不適等不良反應。雖然研究並沒有交待能誘發這些不良反應所需攝取劑量的多寡,但結果表明應為藥物確立更完善的成分標籤的監管制度,醫生更可對症下藥,進一步減低過敏人士對藥物不良反應的風險。

(來源: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

網址:https://www.brighamandwomens.org/about-bwh/newsroom/press-releases-detail?id=3288

入App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

免費拎荷花BB展入場券